具體表現就是,雖然業內專家和蠶豆人對《夏至五百天》的評價都相當不錯,開分甚至超過了8.5,但試映場觀眾的反饋卻是有好有壞,呈現出兩極分化的勢頭。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愛教片的名頭大眾并不關心,也不會因此主動降低觀影前的期待感,當看完全片才發現并不是預料中甜甜暖暖的戀愛,而是一個無比現實無比扎心的故事,大部分人就算不破防,被詢問感想時也很難有好話講。
這當中還不乏自我代入過深的小伙伴,聯想到自身的失戀經歷,更不會有好心情了。
怪就怪在,明明看完之后體驗并不美妙,但在線上線下的社交圈安利這部電影的行為卻漸漸形成了風潮,到電影試映結束正好上映那一周,《夏至五百天》已然是于熱搜頁面霸榜刷屏的存在。
對此老賈表示“看不懂,但大受震撼”,他倒不是震撼于當代年輕男女的“受虐”傾向,上趕著花錢買不舒坦,而是震撼于陳一鳴的先見之明。
這是有前情的,早在電影精剪版完成之后,鉑爵高層們一起看完全片,老賈和老牛就不抱樂觀之想,覺得片子拍的太過平淡直接,看下來總覺得喪喪的。
特別是男女主角還是劉東君安西西這對“國民情侶”,就算最后是勞燕雙飛的杯具,也應該分得驚天動地一些嘛,現在的結局也太寡淡無力了點。
祥瑞自然是全當耳旁風,她才不會為了多點票房就屈從于所謂的“大眾口味”,這是她的故事,就該這樣講。
陳一鳴則是覺得現在這樣挺好,誰說一定要看爽了才會轉職自來水呢,看郁悶了同樣有類似的效果,沒聽說過“不能讓我一個人被坑”的說法嗎?
老賈和老牛當時還以為陳一鳴是在說反話諷刺祥瑞,畢竟這廝早在《魔都假日》那會兒就在鉑爵內部宣揚他那套造夢哲學,什么夢醒時分也在售后范圍云云。
后來電影未做任何修改就原樣送審了,牛賈二位私下里認定兩個boss拗不過伏導的性子,為了友情選擇了犧牲商業利益。
<divclass="contentadv">然而事實證明兩人還是想的淺了,《夏至五百天》漫天的網絡怨念中拿下了首周4天1.9億的票房,不要說通殺同檔期,放大到整個暑期檔都沒有對手。
老牛莫名其妙地踏上“擴排片”的行程,老賈同樣滿頭霧水地安排手下擴散網友的安利帖子,不理解歸不理解,該干的活兒不能落下。
后續營銷會上兩人還追著陳一鳴答疑解惑,早前那番話不是逗樂子吧,難不成真那么想的?
陳一鳴啼笑皆非,他怎么想很重要嗎,觀眾進影院這個結果才是關鍵吧,你管他是罵著進還是夸著進呢,都是一張票五十大洋好不好。
在兩人的軟磨硬泡下,陳一鳴還是正經起來回答道,“哪有什么先見之明,分明是你們關注錯了重點。
觀后感與情緒價值本來就不存在什么承繼關系,我評價一部電影是爛片,并不耽擱我從中收獲正向的情緒價值。反過來講,好電影看下來的感受,同樣有可能是負面的。
你們覺得喪,是觀后感,但細究其中的情緒價值,《夏至五百天》真的負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