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意義就在于此
陳一鳴拿出來的兩個本子,是前世兩個經典的“一大帶一小”雙男主型故事,第一個是小日子的《菊次郎的夏天》,第二個是好萊塢的《心靈捕手》。
正如陳一鳴所料,沈明慎重思考后還是更愿意小步快跑,游手好閑的菊次郎過于偏離沈大佬的舒適區,就算想給自己上難度,也要考慮到自身與觀眾的接受度。
由睿智秒變憨批,這個決定本身就不夠嚴肅。
相對而言,還是二道販子心理學家更契合沈明的氣質。
《心靈捕手》上映于前世1997年,由馬特-達蒙和羅賓-威廉姆斯主演,呆萌靠這部電影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在好萊塢就此嶄露頭角,而羅賓更是一舉摘下了最佳男配的小金人。
片名《心靈捕手》屬于意譯,原名《goodwillhunting》一語雙關,willhunting是男主角的名字,意思是找尋希望,前面加上一個好字,表達了電影救贖心靈的主題。
電影講述了一個喪偶心理學教師開導一個叛逆天才少年的故事,呆萌扮演的主人公威爾是一個童年破碎的小年輕,獨自一人住在貧民窟里,終日跟幾個損友廝混,泡吧、喝酒、打架、惹是生非。
他以打零工謀生,最近一份工作是在麻省理工大學當清潔工。
就在威爾干活的一墻之隔,數學教授杰拉德給學生出了一道很難的數學題,抄寫在教室外的黑板上,借此在學生中尋找好苗子,結果自然是沒人解得出。
接下來的發展很符合電影邏輯,清潔工威爾輕松解開數學題并飄然離去,深藏功與名。
杰拉德遍尋千里馬不得,于是在黑板上留下一道更難的題用來釣魚,威爾這次多花了點時間,睡前照鏡子的工夫。
第二天威爾在黑板上寫解時被守株待兔的杰拉德逮個正著,一番追逐后威爾成功逃脫,隨后繼續跟損友泡吧、打架,這次更厲害,直接把自己打進了少管所。
另一邊杰拉德多番查找也追進了少管所,為了這個未來的“好助手”,他和威爾達成協議,幫他做研究就可以被保釋出去,條件是老老實實接受心理輔導。
身為天才叛逆少年,面對心理醫生照樣可以搞事。威爾雖然沒上過學,但他很擅長通過書本獲取知識和經驗,這次他通過研究那些醫生的論文和著述,不僅反客為主分析起了對方,還精準地揪出其隱私和瘡疤。這一招屢試不爽,一連氣跑了四個醫生。
杰拉德無奈之下找上了自己的大學同學肖恩,后者屬于那種從不出席同學聚會的“失敗者”,專業能力很差勁,畢了業就去扛槍當兵了,目前在社區短大當心理學教師。
嚴格意義上講肖恩并不是心理醫生,而且他本人就因為喪偶而受困于心理疾病,遲遲難以迎接新生活。
威爾和肖恩的第一次見面理所當然不會愉快,威爾通過辦公室里的一幅畫直擊肖恩的痛處,嘴臭起了肖恩的亡妻,前大兵暴起之下,差點兒沒把小年輕給掐死。
劇本到此該鋪墊的都鋪墊完了,正式進入主線,肖恩開始利用自身的學識、眼界和真誠,全方位地cpu涉世未深的懂哥威爾,一點點地掰正他的心理偏見與憤世嫉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