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他不在乎動輒出入不低于七八位數的票房收入,他沒那么中二,關鍵是同為導演將心比心,他覺得田黎對電影的純粹初心不應該被強壓著否定。
比起一時半刻的票房,陳一鳴更看重與田黎的長久關系,就算田黎終有一日將拋棄現在的初心,也得是他本人自覺自愿。
結構上摳得過于精細,出現bug自然也就難免,想想就知道,半天剪輯三天補拍,怎么可能快得起來。
田黎同學也成了鉑爵第一位啟動“擴表”程序的導演,后期還沒做完就浪完了所有項目準備金。
按照伯爵的制片流程,陳一鳴完全有權利直接接手后期工作,讓田老板提前放假。
不過他還是頂著小美的反對聲批準了10%的追加預算,在陳一鳴看來,就算田黎才具不抵江匯文,已經拍出來的東西也足以配得上額外一次機會。
對于某些導演來說,你既然選擇了用他,就要承受各種無形有形的“溢價”,真要做卡著預算批錢的資本家,那從一開始就不要選擇這類導演。
事實上,華國的導演或多或少都有“不拿錢當錢”的dna,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的不知凡幾,陳一鳴有時候都覺得,這些人更應該轉行去互聯網企業,畢竟燒起錢來闊氣太多了。
江匯文、陳懷開甚至都算是其中相對靠譜的,雖然這兩位都有過半部巔峰的爛尾樓案例,但人家好歹把東西全須全尾地弄出來了,沒有真弄個半拉子工程爛在地里。
像陳一鳴這種卡著預算拍戲的導演,反而是圈子里的少數派,大壯何德何能,旗下“葛朗臺”不止陳一鳴一個,還要加上伏瑞香、王威和李準,五者有其四。
真是他不發財誰發財。
<divclass="contentadv">即便是最能燒錢的田黎,也只是后期制作時少許超標,跟其他的打灰同行相比,簡直就是節流標兵,這種敗家程度,鉑爵完全扛得住。
陳一鳴在《談判專家》組里待了三天,給田黎提了幾個無傷大雅的小意見,然后就麻利地潤了。
干活兒是慢了點,但田黎做到了心中有數,行事也從容有度,加上片子本身也不急著上映,明年春節檔完全趕得及。
陳一鳴盡可以毫無負擔地打出“放權”。
離了魔影廠之后,陳一鳴又跑去琴島溜達了一圈。
《她的回憶》的搭景在上個月終于完工,此刻正是開機前的最后節點,陳一鳴過去就是參加開機儀式的。
琴島影視基地也算是鉑爵的“關系單位”了,之前祥瑞一部《夏至五百天》給影視城華麗開光,自那之后入駐這里的劇組飛速走高,影視城頭頭兒們嘴都笑歪了。
如今鉑爵又拉來一個大項目,不僅包下了最大的影棚,里面的搭建也是各種高端大氣上檔次,拍下來都是可以直接進宣傳冊的,影視城方面自然不會怠慢。
依著李準本意,是不愿意大動干戈的,陣仗搞這么大,就算有齊大金主和陳一鳴兜底,他還是有些肝兒顫,再怎么說這也只是他的導演處女作,萬事開頭難。
然而琴島當地儼然給這個項目賦予了某種“標志性意義”,影視城方面親自下場張羅儀式,上頭甚至還派來一個副高官出席,規格一下子拉得老高。
這也是陳一鳴過去站臺的主要原因,人家上趕著搭臺子,你就不能不給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