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橫插一腳
沈影帝到底是見過大場面的,登上臺階的時候就已經調整好了心態,按部就班地與等在一邊的同窗影帝侯塞尼握手,再跟熱情洋溢的評委會主席喬治-米勒擁抱,最后風度翩翩地站在麥克風前。
臺下的氛圍組獻上持續不斷的掌聲,這影帝頒的太有節目效果了,但凡帶點兒樂子基因的看客都會喜聞樂見,鼓掌更是鼓的興頭十足。
導播也很懂,小窗特寫逐一給到7個導演,已經頒出的獎與會劇組雨露均沾,都得了約等于都沒得,最后的金棕櫚歸屬也就有了懸念,沒見除了陳一鳴的6個導演無不再度充滿期待了么?
唯一可惜的恐怕只有一個,那就是心情本該大起大落的陳一鳴,卻是笑容滿面鼓掌不停,看上去一副真心為自己男主角送上祝福的樣子,金棕櫚概率變成1/7也毫不在意。
蔣胖子和畢老師肯定覺得陳一鳴是故作歡悅,內心說不定怎么咒罵評委搞事呢。
天地良心,陳一鳴還真就覺得這個結果挺好的,對他來說,金棕櫚從1變2實在不值當多激動,他打心眼兒里就沒把行業獎項看得有多重。
這廝當初出國評獎的目的非常功利,就是為了滿足宣發需要,給電影上映找一個噱頭。
這幾年隨著華國影市的日益膨脹,獎項對票房的催化劑作用已經很低了,但在他剛穿越的2009年,在海外擼個獎還是可以吸引到相當數量的影迷買票“驗貨”的。
更別說在電影圈內部,拿獎塑金身的邏輯也是一種共識,至少陳一鳴在擼到奧斯卡之后,再沒遇到過外部投資方在制作環節跟他辯經。
省了多少事啊!
不過有一說一,金身已塑的前提下,再貼金箔作用就很小了,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真正的癥結問題,該掰扯還是要掰扯,不是獎多獎少能解決的。
陳一鳴從來沒想過效仿前輩,拍電影拍到七老八十,亦或者走沈明的路線進入體制,既然沒打算扯旗立棍,那么行業聲譽于他就是浮云,不值得多花半點兒力氣。
因此這次來戛納,他的目的很簡單,還老亨利一個人情,順帶幫沈大佬一個小忙,眼下沈明封帝顯然是最佳結果,雖然雙黃蛋稍微減損了一點含金量。
“……在此我要特別向《尋心》的導演陳一鳴先生表示感謝,他的能力不需要我額外吹噓,在座的各位應該比我更了解。
我想在此說明的,是他賦予我的沒有邊界的表演自由,無關權威,無關地位,讓一個演員盡可能地滿足他的創作欲望,同時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必要的規勸與忠告。
我想這一定是每個演員都夢寐以求的工作環境,我感受過,并因此受益,這座獎杯就是證明。”
經久不息的掌聲過后,沈明與侯塞尼并肩走下舞臺。
沈大佬把手里的銀葉子遞給眼巴巴瞅著的劉浩然,自己施施然在陳一鳴身旁落座,后者捂著嘴扭過頭說道,“明叔,這回心滿意足了吧?”
面對陳一鳴沈明也不虛偽,很直白地承認道,“舒坦啦,這回我看誰還敢陰陽我窩里橫,咱以前是懶得出來晃悠,這不咱爺們兒一出馬,不就一步到位了嗎?”
那嘚瑟勁兒,有股子老頑童的可愛。
最后的壓軸大獎金棕櫚頒給了一部不列顛電影《布萊克》,一部講述空巢老人與單親媽媽因為領救濟而相依為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