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手里的槍,旅長嘆息了一聲:
“可惜。”
沖壓件是最適合生產,并且成本最低,消耗原材料最少的一種生產工藝。
是公認的未來工業發展的主要路線。
奈何,
成本低,適合大規模生產的條件是,得有大量金屬沖壓機,以及,能生產大量的鋼鐵原材料,而這些根據地都沒有。
所以沖壓件,反而成了根據地最難生產的零件之一。
因為沖壓件,手工生產反而更麻煩。
“水腰子兵工廠如何了?”
旅長問道。
“還是那樣。”
旅參謀長搖了搖頭。
得益于李云龍的二十萬噸糧食,一萬噸豬板油,總部那邊物資供應、財政狀況好了很多。
畢竟二十萬噸糧食,比整個晉察冀根據地好幾年的公糧,都要多不少。足夠全八路軍全軍敞開肚子,甚至加上民兵部隊,吃上一年之久還有富余。
人才其實也不缺。
從閻老西太原兵工廠搜集的,各地投奔而來的知識青年,技術人才。
至少,以目前水腰子兵工廠的規模,是不缺少技術工人的,甚至還大有富余。
但最大的問題是沒設備,別說沖壓設備,就連手搖機床,數量都不夠。
也沒有原材料。
甚至連復裝子彈用的發射藥,自產是有了,但數量也嚴重不足,都是搜集鬼子遺留的,近期,倒是多了一種——李云龍搞來的60迫擊炮炮彈的藥包。
一枚炮彈八個藥包,最多使用六個,還有兩個備用,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配八個,但這是好事,多的藥包就用來復裝子彈了。
效果還真不錯。
而且數量也足夠。
其實如今限制復裝子彈產量的,是底火和彈頭。
<divclass="contentadv">是的,不僅僅是子彈底火,如今總部的水腰子兵工廠,甚至連彈頭產量都不夠用。
所以,即便這支四零式沖鋒槍,非常適合大規模生產,但對如今的根據地來說,想要生產,依舊不可能。
“倒是那一千五百匹騾子,是好東西啊。”
旅長話題一轉。
李云龍那邊出手的騾馬,簡直了。
好養活,生病少,力氣大,耐力足,聽話好使喚,讓旅部的運輸能力一次性上了一個大臺階。
如今旅部直屬的運輸隊,裝備了一千頭新騾馬,馱運情況下,單趟運力達到了75噸,足夠一個旅五天的物資消耗了。
如果使用馬車,更是達到了三百噸每趟。
堪比半輛普通貨運列車了。
“確實。”
旅參謀長點了點頭,然后話題一轉:
“那么,咱們是不是,也學習獨立團那邊,給所有犧牲的戰士們家屬發糧食?解決生活困難。”
由獨立團提議,給犧牲、或者重傷殘疾戰士們家里補貼糧食的政策,已經上報總部通過,開始在獨立團周邊試點。
效果非常好。
極大的提高了戰士們的士氣。
也提高了根據地老百姓對部隊的擁護,夯實了群眾基礎,大家參軍熱情進一步提高,戰士們也更愿意和鬼子作戰。
“這個伱來負責。”
旅長當即點頭答應:
“獨立團那邊,已經摸索出完善的管理制度,能有效避免克扣貪污,以及發放錯誤,直接拿來用就好。”
其實呢,就是薅系統給的管理制度,統計表格。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