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參謀長長點頭,繼續說道:
“還有給其他根據地運輸糧食?”
隨著太岳軍區糧食充足,前不久,太行根據地,也就是總部和師部發來消息,詢問是否可以給總部以及其他根據地運輸糧食。
這也是各大根據地建立之初就定好的,當哪一邊物資充足的時候,要支援其他根據地。
他昨天問過,太岳根據地物資供應站的李云龍了。
糧食數量充足。
在保證太岳軍區部隊,民兵消耗的五千噸糧食之后,還可以每個月可以向其他根據地供應糧食兩萬五千噸,兩千五百噸豬板油。
每個月三萬噸糧食。
這個數量倒是沒有震驚旅長。
之前二十萬噸糧食,以及不可思議的運輸方式,已經讓旅長知道到陸老板手段。
也沒有出乎旅長的預料。
驚喜之余,他第一時間頭疼的是運輸問題。
部隊都在山區,公路都被鬼子控制,囚籠封鎖更是讓部隊喘不過氣來,各根據地之間的聯系十分微弱。
十幾噸物資還好,但數量一多,根本不可能運輸出去。
旅長說道:
“我已經和師部總部溝通過了,打通各根據地前往太岳軍區的通道,這是總部和各大根據地的事情,我們不用管。”
“我們要做的,我們要做的是解決根據地內部的運輸問題。”
“把糧食,從獨立團運輸出去。”
雖然還能依靠轉移獨立團團部,但總部在研究后決定,除非萬不得已,否則盡量靠部隊自己解決運輸問題。
“有想法?”
旅部參謀長看向旅長。
幾年的合作,參謀長看出旅長已經有計劃了。
“我計劃。”
旅長攤開了太岳軍區的整個地圖:
“按照獨立團目前的模式,以獨立團為中心,在各主力團駐地,建立物資中轉站。”
“好主意。”
旅參謀長眼睛一亮。
部隊沒有汽車,更沒有鐵路和火車,運輸全靠人挑馬扛,速度慢,數量少不說,每天還只能運輸三十到五十公里。
哪怕在公路上,也只能每天行進六十公里。
所以運輸最大的問題,就是物資安全問題,以及運輸隊休息補給問題。
那怕是那位李云龍神秘朋友,提供給部隊的騾馬,也需要休息,以及吃飼料,而運輸隊如果自己攜帶飼料,那運輸的物資數量還要進一步減少。
但以獨立團為中心,建立運輸網絡,讓各主力團駐地作為物資中轉站,騾馬驛站,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
主力團駐地足夠安全。
人手也夠多。
“到時候,即便鬼子大軍進入根據地,轉移就行。”
旅長語氣得意:
“反正就是一堆空東西,又沒有物資。”
“哈哈··”
參謀長頓時笑出聲。
雖然不知道怎么做到的,但是嘛,李云龍的朋友似乎能隨時隨地將物資運輸到獨立團團部附近。
所以,實際上,即便是獨立團楊村的倉庫里,也沒有多少東西,都是每天需要多少,就領取多少,然后讓民兵運輸隊,和各團運輸隊運走。
這也帶來一個好處。
不怕鬼子掃蕩,部隊可以繼續執行以前的戰斗風格,鬼子來了就走,鬼子走了就回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