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根據地,見識過李云龍那位神秘朋友提供的,為兩臺印刷機提供電能的發電機后,再看從美利堅進口的那十臺,買賣期間甚至有鬼子商人參與的發電機。
負責人深刻的體會到,雙方之間技術差距。
獨立團那邊的發電機,
只有美利堅五分之一不到的重量,七分之一的不到體積,可以直接裝在雙馬拉的板車上,但發電功率卻是美利堅發電機的兩倍。
而且噪音低,不會產生劇烈的黑煙,不需要持續消耗水,
甚至可以連續運行幾十天,不需要維護。
還能自動檢測故障。
可以說,兩者根本不是一個東西。
“不需要擔心。”
“總部已經有詳細應對計劃。”
“負責這個計劃的是,副總參。”
負責人的一席話,讓眾人放心下來,也讓眾人明白,這里面涉及需要嚴格保密的內容,不再多問。
“接下來,我們的任務,是購買更多的機器設備,價格貴一些沒關系,越多越好。”
“不僅僅我們冀南根據地需要,還有太行,太岳根據地也需要。”
負責人加重了語氣。
其實他也不了解,具體總部到底有什么打算。
但這份計劃,有老總,副老總,總參,副總參,李云龍,趙剛等人聯合簽名的命令。
以及,
結合那兩臺先進到不可思議的印刷機,負責人內心隱約有一種猜測——李云龍背后的老板,對因為鬼子破壞的機器會報銷。
<divclass="contentadv">而報銷來的,非常先進。
負責人沒有多想,認真貫徹上級的命令——瘋狂的搜集各種機器設備,不管先進與否,不管什么機器設備,來者不拒。
“是!”
···
北評。
火車站。
一隊鬼子,運送著一批木質貨運箱,來到了火車站,然后登上了一列軍列。
“五挺八路軍的捷克式輕機槍,四一年式機槍,三八式步槍,毛瑟98k步槍,兩挺60式迫擊炮,一門82式迫擊炮。”
“以及對應子彈和零件。”
“還有三套破損的步話機,兩臺破損電臺。”
負責押運的華北方面軍渡邊參謀長心疼得看了一眼清單。
前面幾種武器還好。
帝國繳獲的雖然不多,但也不少。
但82口徑的遠程迫擊炮,帝國至今為止,繳獲的也只有一門。
畢竟,有這種火炮的,都是八路軍的主力團,蝗軍幾乎不可能有機會對這種部隊進行殲滅,再加上這種火炮實在是輕便,兩個人就能長距離機動。
繳獲極難。
至于步話機和電臺。
土八路對這種機器保護極其嚴格,即便最后萬不得已,也會炸掉,所以至今沒有繳獲完整的,破損的倒是繳獲不少。
給美利堅的幾臺,是其中最好的。
“注意保護物資安全!”
吩咐一句,渡邊參謀長心里卻在想一件事。
這些武器所蘊含的技術,材料,制造工藝,設計水平等等,無一不是先進到讓帝國軍工人員絕望,與帝國目前工業技術之間的差距,
用一個比喻,相當于上世紀帝國民用工業水平,和現在美利堅最先進軍用水平之間的差距。
四十多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