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在制高點,天氣良好的時候,可以發現一定高度下,方圓一百八十公里范圍內的飛機,并且精確定位九十公里以內的飛機。
即便惡劣天氣,也有八十公里以上的警戒范圍,和五十公里的定位范圍。
在獲得兩臺后,第一時間給總部太行根據地那邊安裝了一臺。
讓總部完全不需要擔心,鬼子飛機突然來襲,有足夠的時間準備。
畢竟,隨著根據地物資的充沛,建設了不少大樓和倉庫,讓鬼子有了重點轟炸目標,雖然有防空機槍,但效果有限。
···
幾天后。
“通過了?”
趙剛走進團部,語氣緊張的問道。
五千臺電臺的申請,能不能通過?
八臺雷達的申請,通過了么?
“通過了!”
李云龍點了點頭。
“都通過了?”
趙剛詢問。
五千臺電臺,八臺雷達,都通過了?
“都通過了!”
李云龍點頭。
“哈哈··”
趙剛頓時大喜。
這意味著,獨立團每個月都能獲得五千臺電臺,八臺雷達,對根據地,對部隊的提升,是極其巨大的。
“還意外獲得了一些好處。”
李云龍語氣奇怪。
“什么好處?”
趙剛問道。
“我們獲得了一些關于雷達技術的全套教育書籍,從基礎到高級,都有,還有一些稍微先進的雷達技術圖紙。”
“雷達資料,只比當前世界技術先進五到八年。”
“但書籍理論資料,先進世界世界二十年左右,有我們目前使用的雷達完整的技術和理論資料。”
“好!”
趙剛再次大喜。
雷達全套教育書籍,這意味著,根據地可以開始培訓自己的雷達人材了。
至于老師,
簡單,
隨同第一次兩臺雷達一次過來的雷達技術專家,可還沒離開呢!
“書籍馬上運輸到太行根據地,那邊正在建設大學呢。”
趙剛說道。
考慮到技術過于先進,三十年的差距,是未來根據地,也是民族的希望,所以寧缺勿濫,上級在選拔學習人才時候考核非常嚴格。
資料也有嚴格的保密程序。
“至于雷達資料。”
趙剛猶豫片刻。
先進五到八年,這個差距就不大了,
所以··
“先給總部張萬和他們吧。”
趙剛說道。
張萬和在組織,工業區的建設。
“那么··”
話題到這里,趙剛看向桌子上的一份清單。
這是十一月份剛剛更新的物資清單。
“有什么新好東西么?”
趙剛問道。
“有!”
李云龍的語氣頓時興奮起來。
他拿出了一本厚厚的資料,遞給了趙剛。
趙剛接過來一看,
資料上寫著一行大字:
“最后的螺旋槳劍客——噴氣時代,超音速時代來臨之際,最后個一款,集合螺旋槳技術之大成的最強螺旋槳戰斗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