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鎮鐵路大橋被毀,機頭故障,導致軍列延遲?”
石門。
華北方面軍前線司令部。
參謀部內。
一位中尉鬼子參謀拿起電話,收到了來自定興的電報,得知了軍列延遲的消息。
頓時。
“八嘎!”
好在,李云龍最后經過一系列試探和實驗,已經摸到了陸老板每個月能撥付軍裝的極限。
這個炸藥廠,是優先工廠,集中力量組建的。
但他也壓制不住心里的忿怒,直接對著電話怒罵出聲。
每月三十萬套,已經基本能滿足部隊需求了。
來人匯報道。
“裝三噸炸藥,交給運輸隊?”
想必,現在的高層們,必然內心積蓄滿了憤怒。
至今已經十三天了。
“二十萬入庫。”
雖然進口的大部分機器設備,都在執行未來工業計劃,用于混先進技術機器設備,但也有一部分,是真的準備制造部隊繼續的物資。
于是,通過了兩套軍裝每天的需求。
再次罵了一聲,接電話的鬼子參謀仿佛是認命般。
冀南地區的炸藥廠被鬼子摧毀后,李云龍搞來的新的炸藥工廠機器設備,以及技術資料——是一個最大月產有一萬噸的炸藥廠。
想到這里,千大云眉頭皺起。
一個通訊干事跑步過來,交給廠長一份電報。
很快,千大云就找到了一處絕佳的伏擊位置。
不過嘛,這一次,他們整個營是乘坐卡車過來的。
折騰了一整天,傷員都折騰出幾十個來,終于把軍裝磨損的千瘡百孔,連鞋子都磨損嚴重。
根據地的公路建設,需要消耗大量炸彈,戰斗也需要消耗大量炸彈。
但隨著防空機槍的普及,尤其是殲一的出現,水腰子兵工廠的地形險要變得不那么重要,所以原址已經被放棄,作為一處紀念地址留存。
得益于先進的制造工藝,得益于充足的資金,以及有技術顧問,經過半年的發展,炸藥廠已經在上個月正式投產,工廠工人三千人,月產桐油炸藥兩百噸。
畢竟,陸軍軍費太少,先進的105榴彈炮,
更多的是無奈。
“通訊員。”
<divclass="contentadv">想了想,千大云叫來了通訊員:
“給總部發報。”
“廢物。”
甚至對戰斗力都有影響。
水腰子兵工廠。
拐把子,作為鬼子的標準機槍,自然是從鬼子手里購買的。
敗在先進武器上,倒不會讓人覺得太氣憤,畢竟,蝗軍武器并不先進,不如列強,這一點,海軍不會認同,但陸軍上下早已深知。
畢竟,將物資運輸到洞窟中,過于耗費人力物力。
炸彈,游擊隊的能力,幾乎不可能搞到。
隨著進攻步伐的拉開,近期前線物資非常緊張。
昨天就就通車了。
其實一開始申請十五萬套都沒通過,但李云龍親自帶著一個營的主力部隊,進行了一天的越野拉練,和刺刀訓練。
···
與此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