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工程師認真低頭應是。
<divclass="contentadv">這個不是問題。
研究所資金充足,新一代飛機的研發,已經提升了日程。
···
十月。
前線鏖戰繼續。
依舊是五百輛謝爾曼坦克,以及一百輛各型號的奇葩坦克,當然,其中五十輛豹式坦克不算奇葩,這種坦克比謝爾曼更加優秀。
目前部隊已經積攢了一百輛豹式坦克。
上個月也是,五百輛謝爾曼,以及一百輛各種奇葩坦克,其中五十輛是豹式坦克。
至于剩下的五十輛,kv2,虎式坦克,螢火蟲,多炮塔奇葩,各國的坦克都有,讓人眼花繚亂,讓后勤師傅們破口大罵。
這些奇葩玩意,一個個用起來不咋地,但伺候起來卻賊麻煩。
比他娘的,小媳婦還精貴。
而得益于每月五十輛各種奇葩坦克,位于后方太岳訓練營的部隊后勤人員們,倒是對各國的坦克技術非常熟悉。
而十月份,五百輛坦克,加一百輛坦克,整整六百輛各型號坦克,眾人已經沒啥驚喜了。
主要是,如今部隊的坦克數量,總數已經達到了九百九十輛。
這還是有大量訓練損失的情況下,真靠鬼子每個月拼死拼活的機會兩百多輛,有時候甚至還沒有,根本不夠看。
而如今,全軍能駕駛坦克作戰的車組,只有六百多組。
坦克車組不夠。
最大維護能力,是四百多輛。
后勤人員也不夠。
再多的坦克,對部隊來說,也不過是一個數量,毫無意義。
自然沒什么可以開心的。
張萬和甚至還要頭疼,這些坦克要停哪兒?
當然,導致大家注意力轉移的,還有一個原因。
十月開初,李云龍把一堆大佬全部叫了過來,神秘兮兮的表示讓大家看一些好東西,師長,旅長,老總紛紛過去了。
“這是··”
武鄉。
某個獨立團營地。
旅長看著眼前的一門巨大的火炮,吞了吞喉嚨。
巨大。
這是旅長看到這門火炮的第一眼印象。
又粗又長的炮管,巨大的炮座,以及甚至還帶著柴油機的地盤,還有地盤上的幾個輪子。
“什么火炮?”
師長問道。
“155毫米火炮。”
李云龍語氣得意。
此時在李云龍身邊的,赫然是后世著名的fh70型號的155火炮。
“口徑155毫米,榴彈重量45公斤,最大射程二十四千米,戰斗全重九點五噸,可以在沒有牽引車的情況下,自行以十六公里的時速機動。”
“有輔助氣壓鉆孔機器,可以快速幫助構筑工事。”
李云龍進一步介紹新火炮的性能。
“咕咚!”
沒有人說話,迎接眾人的是一連串喉嚨發出的咕嚕聲。
眾人目不轉睛的看著,李云龍遞過來的關于這一門火炮的簡單資料冊,喉嚨不時發出聲響。
前線和鬼子鏖戰,雖然殺鬼子像割草一樣,但為何始終沒有進一步突破,收復池縣等陣地?
不是坦克部隊還不成熟。
已經成熟了。
后勤運輸補給,也得益于九百輛太行重卡,足夠滿足部隊需求了。
真正原因,是受限于鬼子的重炮旅團。
五十多門150口徑甚至以上的火炮,一百多門105毫米加農炮,以及數百門其他口徑的火炮,野炮,組成的炮群,擋住了部隊的進攻。
一旦部隊大規模進攻,鬼子必然集中炮火炮擊,即便能拿下陣地,也會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