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連都有,榴彈,瞬發引信。”
“預備,放。”
后方。
772團炮兵連陣地。
隨著炮兵連長的指揮命令下達,四門120迫擊炮錯落排開,在各自的炮位上依次怒嚎,一發又一發16公斤重的炮彈飛向遠處的鬼子陣地。
炮手們,光著膀子,搬運著一枚枚炮彈。
轟轟轟··
一枚又一枚炮彈落在鬼子第一道陣地上,騰起一蓬蓬火球,炸得鬼子陣地硝煙四起。
···
“報告,觀察哨已發現第炮兵陣地,位于正前方四公里。”
“八嘎。”
鬼子第三道陣地上。
一位鬼子炮兵觀察員迅速向鬼子匯報。
鬼子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舉國上下,幾十年的軍隊建設,鑄造的所謂蝗軍,雖然扭曲,但還是有本事的。
炮兵觀察人員,在裝備不足的情況下,依舊在很短時間發現了敵人的炮兵位置,當然,畢竟這里駐守半年了,發現也不難。
聽到炮兵觀察手帶來的消息,井下大佐牙齒咬得死死的,恨不得立刻命令炮兵對敵人炮兵展開反擊,徹底摧毀敵人的火炮。
雖然有堅固陣地。
但敵人的火炮依舊能造成人員的傷亡。
十六公斤的炮彈,比105榴彈威力還要大。
即便人員傷亡不大,但炮擊對陣地的破壞,也是十分嚴重的,而且對后續戰斗影響很嚴重——沒有了完備的陣地,步兵那什么抵擋敵人的坦克。
由于水泥都去建設反坦克樁,所以陣地大部分都是土木結構。
但最終,井下大佐依舊只是緊緊的緊咬牙關,沒有命令六門九一式105榴彈開火。
不是因為會暴露火炮位置,遭到敵人反擊。
至今為止,八路依舊沒有裝備遠程壓制火炮,不需要擔心己方炮兵安全。
也不是因為炮彈不足。
隨著國內工業能力的提升,帝國炮彈產量極大提高,兵力的充足,運輸路線保護也愈發安全,蝗軍如今炮彈愈發充足,惟一可惜的就是,反坦克火炮至今沒有服役。
而是因為六門九一式105榴彈炮為了對伴隨坦克進攻的步兵進行壓制,部署在第五道陣地上。
距離前線第一道陣地,都有八公里。
而九一式105榴彈炮射程只有十公里。
但敵人的炮兵陣地,距離第一道陣地都有四公里。
夠不著。
“八嘎。”
井下大佐只能默默吐出一個八嘎。
····
經過了半個小時的炮火準備后。
“自由射擊。”
“范圍,日軍第一道陣地范圍內,最大距離五公里。”
后方,
772團炮兵陣地,炮兵連連長調整了炮兵方位。
自由射擊!
雖然120迫擊炮是滑膛身管炮,但得益于先進的技術,以及高精度炮彈,使得射擊精度相當高,堪比老式克虜伯山炮。
隨著自由炮擊的開始。
各炮組班長,在炮兵觀察手引導下,開始對鬼子各陣地,以及重要目標點名。
“目標,330,側翼機槍掩體。”
“榴彈,延時引信,三連發。”
“開火。”
壹號火炮瞄準了一處機槍掩體。
“目標,201,防炮洞,穿甲彈,延時引信,開火。”
二號火炮瞄準了一處鬼子前線防炮洞。
“目標··”
“目標···”
····
“報告。”
“第一步兵大隊,重機槍中隊遭遇敵人炮擊,損失三挺九二式重機槍。”
“報告。”
“第一步兵大隊,前置防炮洞遭遇敵人炮擊,一號洞垮塌,一個步兵分隊失聯。”
“···”
不好的消息,宛如雪花一般,飛入井下大佐的手里。
井下大佐面色鐵青。
敵人可怕的不僅僅是坦克,還有火炮。
先進的火炮。
實際上,在華北方面軍參謀部有一個共識——敵人的火炮,比坦克先進,而且先進的多。
即便,目前敵人沒有身管炮,最大口徑的步兵火炮,只有一些120迫擊炮。
這種迫擊炮,可怕的不僅僅是高達七千七百米的射程,以及堪比老式克虜伯身管炮的精度,只有兩百公斤的重量。
最可怕的,是那些不可思議的炮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