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lass="contentadv">是的。
炮彈。
你能想象,僅僅十六公斤的迫擊炮炮彈,竟然可以擊穿兩米厚的,標準三層土木工事?
這怎么可能?
對帝國而言,只有150級別的野炮,才能做到的事情。
但敵人的炮彈可以。
而且就那種,下落速度只有一百多米的迫擊炮炮彈。
敵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至今為止,帝國技術人員依舊不清楚!只制造,其彈頭似乎與帝國的截然不同,炸藥威力也更大。
“敵人坦克上來了。”
此時,有鬼子匯報。
“命令,敢死隊做好準備。”
深吸一口氣,壓制住內心的憤怒,井下大佐吐出命令。
技術先進又如何?
地面戰斗,和空軍不同。
四道陣地,
這一次,他要將敵人的十五輛坦克全部留下,甚至連一千多名步兵也全部留下。
下達命令后,井下大佐鉆出掩體,舉著望遠鏡,看向遠處敵人的坦克部隊。
···
“向左。”
第一輛坦克車內,親自指揮作戰的程世發命令道。
根據上級命令。
這一次的戰斗,772團的主要任務,是拿下澤縣以南陣地,為后續包圍池縣做準備,然后拿下池縣,開始緩慢收復冀南根據地。
半年了。
是時候練習進攻戰術了。
“向左。”
隨著程世發的命令,十五輛坦克,一千多步兵組成的進攻部隊,突然一個轉向,繞開了鬼子的正面陣地,想左邊穿插而去。
雖然左側有溝溝坎坎,碎石地帶,地形復雜,還有半個中隊的鬼子防守,以及鬼子挖掘的寬壕溝。
但有十五輛坦克開路,溝坎和碎石地帶輕松被突破,宛如壓路機,開出一條路,至于寬壕溝,直接被工兵坦克給鏟平了。
機械化部隊最強大的,是機動性。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這是輕裝步兵無法做到的。
除非是狹窄復雜的山區地形。
一千多步兵也順著坦克開出的道路,輕松通過,直直順著鬼子的后方,也就是炮兵部隊所在的第五道陣地穿插而去。
至于鬼子的半個中隊守軍——逃跑了。
···
“聯隊長,敵人越過左側陣地,向炮兵陣地去了。”
鬼子第一時間向井下大佐匯報了這個消息。
“八嘎。”
井下大佐頓時面色大變。
戰局的發展,完全出乎了他的預計。
井下聯隊雖然是第六師團的精銳聯隊,也是裝備過坦克的精銳甲種師團。
但鬼子的坦克··尤其是開戰初期的一些坦克都是以小豆丁為主,動力弱,底盤差,可靠性差,那機動性,只能說一言難盡。
稍微高一些的溝坎,或者戰壕,或者一面土墻,到不是不能越過,而是跨過之后很容易發生故障,然后趴窩。
再加上動力嚴重不足。
欺負一些老舊戰壕可以。
但遠距離,復雜地形大范圍機動,幾乎毫無能力。
機動性和謝爾曼差距完全是兩個東西。
坦克種類也十分單一。
如此背景下,
即便鬼子被部隊坦克集群毒打了半年,但由于一直以來,部隊缺乏優秀的坦克車組,坦克駕駛員都是半路出家的。
能開動就不錯了。
自然不可能實現配合。
不僅僅是坂田,井下大佐也沒有預料到,澤縣以南的陣地兩翼的復雜地形,是坦克甚至大部隊可以通過的地帶。
當十五輛坦克,一千多戰士,出現在井下聯隊第五道防線,也就是井下聯隊后方的時候。
當772團,余下的十五輛坦克,以及一個加強營的步兵,也開始同步在前線開始進攻的時候,井下大佐知道,井下聯隊有麻煩了。
“坦克,竟然有如此機動性。”
這一刻,井下大佐再一次的體會到了,為何坦克是陸戰之王。
“命令第一第二第三步兵大隊,炮兵大隊,大隊部,放棄裝備,從兩翼撤退。”
井下大佐下達了如此命令。
澤縣以南雖然是平坦開闊地帶,但之所以蝗軍會派一個聯隊再次駐守,是因為這里是一條主要通道,其他位置,都存在復雜地形。
不適合長距離機動。
既然敵人坦克已經形成前后包圍的局勢,那么,繼續堅守毫無意義。
如今唯一的計策,就是保存有生力量。
隨著井下大佐的命令,澤縣以南的三千多鬼子,開始放棄裝備,想兩翼的鬼子陣地逃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