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精銳猶存。
“尤其是兩翼的陣地。”
這還不包括一百萬海軍部隊,
所以,澤縣以南,是雙方前線中,交火最猛烈的陣地。
他明白了!
“機械化么?”
全都得益于那些資金和資源——國內的人們,無論是資本家,還是普通人,都切實的獲得了戰爭帶來的利益,自然而然的會支持戰爭。
崗村寧次不解。
別說天蝗,基層軍官,國內國民,就算是被架在火上銬的他崗村寧次,也不愿意。
一旦切斷后勤補給,就是鐵棺材。
竟然可以通過復雜的,溝坎眾多的,甚至還有反坦克戰壕的復雜地形。
面對一個堅固的,完善的,有兩翼策應兵力的防御陣地,怎么兵分兩路進攻?
參謀的回答,讓崗村寧次面色一變。
澤縣以南的陣地部署圖,他看過,井下大佐不愧為帝國甲種師團的聯隊長,精銳武士,陣地部署非常合理,兩翼的地形也根本不可能通過。
不僅僅是資金,還有海量的糧食,棉花等等各種物資。
局勢繼續鏖戰下去,每月數萬的損失,帝國能承受多久?
帝國真的有機會翻盤么?
“原來如此。”
八路從一兩三輛的坦克進攻,一次出動的步兵不會超過一個中隊,轉變為一次出動十五輛坦克,動用一個大隊的兵力進攻。
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參謀室內。
“他們繞過了側面的陣地。”
所以土八路沒有繼續進攻,裝甲集群兵鋒停在澤縣以北,只能小規模滲透,除了士兵訓練不足之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這條公路。
哪怕是躲在隱蔽掩體內,距離坦克十幾米距離發起沖鋒的刺雷敢死隊,也毫無作用,只能是白白送人頭。
一支部隊能使用的戰術,基于一直部隊的裝備,除非有同等級的裝備,或者敵人裝備的大部分情報,否則你永遠也不知道,對方會使用什么戰術,更別說如何防備。
<divclass="contentadv">同時,也感受到了裝甲集群的威力。
“將軍,根據前線匯報,他們出動了一種工程坦克,裝有大量鏟斗的坦克,可以直接將反坦克戰壕摧毀,甚至填平。”
“至于地形,對方使用了重炮集群,將地形徹底破壞,從而形成了一條坦克可以通過道路。”
華北地區的損失雖然慘重,但實際上,目前損失的部隊總數不過是十余萬部隊玉碎,兩萬多殘疾和其他損失,而且損失的大部分都是二線部隊。
就像一個中隊無法通過河流。
十分棘手。
大松參謀長沉默的看著手里的數據。
當戰斗規模擴大后,蝗軍幾乎被人勢如破竹的擊潰,甚至毫無反抗能力。
他又一次感受到裝備帶來的巨大差距。
但一個大隊,通過河流就非常輕松,因為大隊一般配屬有工兵,具備搭橋梁的能力。
帝國還有機會?
其中,澤縣以南,以及后續的池縣,南縣等等,就是一條可以通行重載太行卡車的道路,即便是橋梁,也只需要少許加固就行。
一個聯隊,怎么會被包圍?
那一天,崗村寧次沉默了很久很久。
到時候,華北方面軍能擋住?
就別想了。
如果榨干國內動員能力,帝國還能組織超過兩百萬的精銳部隊。
崗村寧次大叫一聲。
不過冀南地區是平坦平原,
之前觀摩團被全滅,是因為八路坦克大部分趴窩,隨行步兵太少,山崎大隊拼死抵抗,不得不主動放棄陣地,所以他才能奪回陣地。
制空權,可是在人家手里的。
而蝗軍卻付出了超過一萬人玉碎。
崗村寧次之前不明白,但現在,他能理解。
“敵人出動了三十輛坦克,兵分兩路進攻。”
澤縣以南蝗軍陣地的側翼,單輛謝爾曼是絕對無法通過的,但敵人坦克就是通過了,輕輕松松,甚至還帶著邪步兵一起通過。
這不是白白浪費進攻力量?
按道理,應該集中力量,猛攻一點,全力突破正面防線。
井下聯隊損失慘重已經是注定,雖然井下聯隊長反應及時,第一時間命令部隊放棄裝備,向兩翼撤退,保存了一部分。
面對集群的坦克和步兵,刺雷幾乎毫無發揮作用。
超過三百人才能擊毀一輛敵人坦克···蝗軍就是把三歲小孩也算上,換不起啊!
至于被寄予厚望的反坦克地雷····敵人也出動了一種反地雷坦克,能輕而易舉的摧毀所有反坦克地雷,反坦克水泥樁倒是給敵人一些麻煩,但也僅僅是一些麻煩。
讓敵人坦克多繞了幾步路?
僅此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