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
“澤縣以南陣地的井下聯隊被包圍?”
石門。
崗村寧次第一時間收到了消息。
“怎么回事?”
他面色大變。
澤縣以南陣地位置十分重要。
他們參謀部低估對面坦克部隊的突擊能力了。
又一次的,他感覺帝國毫無勝算。
后勤壓力很大。
參謀解釋道。
意味著,土八路的后勤補給線將繼續推進,其坦克部隊攻擊范圍,將延伸到石門,甚至保定等蝗軍控制的重鎮。
如果帝國不繼續堅持,還有其他辦法么?
向美國屈服?
或者,離開民國大陸,放任土八路實力繼續增長?
但敗局已定。
崗村寧次嘆了一口氣。
最終統計,有殘骸證明的,只摧毀三十輛敵人坦克。
這是蝗軍絕對無法接受的。
帝國還有底牌,還有海軍,陸軍也實力猶存,包括海外僑民在內,能組織超過八百萬的軍隊,其中精銳部隊能達到三百五十萬。
只能從正面強攻。
敵人實力肉眼可見的越來越強大,這一次三十輛坦克的集群進攻,就是最好的證明,可以預見,今后必然會出現一百輛,三百輛坦克的進攻。
現在蝗軍就是集中起來,也拿不下來。
以為這些陣地一旦失守,意味著冀南地區會徹底落入土八路的掌控,
崗村寧次嘆了一口氣。
而現在。
裝甲部隊實力確實很強,一旦幾百輛集群進攻,蝗軍目前根本無法阻擋,但問題也很突出,對補給需求很大,非常大。
仿造謝爾曼的,帝國最新式的四式中型坦克,也已經開始服役,倔越設計制造的新式戰斗機也開始測試,新式的105反坦克火炮也已經投入測試。
“竟然能通過,這怎么可能?!”
之前駐守的是山崎大隊,是帝國蝗軍反坦克戰術最成熟,對坦克作戰指揮水平最高的部隊,后續還有一個聯隊的預備隊。
崗村寧次詢問。
自從月中,澤縣以南陣地被八路拿下后,重復半年之久的戰局有了變化。
“加強池縣的防御。”
比起山區的太岳,太行根據地,適合卡車運輸的路線很多。
參謀介紹占據。
···
十月末梢。
駐守澤縣以南的部隊,是第六師團的井下聯隊。
所以,澤縣以南,以及隨后的池縣,南縣是蝗軍必須守備的陣地,重兵云集,在得到國內的大量軍用水泥后,他也第一時間分配給這三處陣地。
而擔負土八路部隊補給的那種巨大的,單輛載重達到五十多噸的太行重卡,最多只能抵達澤縣。
崗村寧次命令道。
使得即便華北地區每月傷亡七八萬,國內對戰爭的支持力度卻越來越大。
“納尼”
“兵分兩路?”
也是大本營無法接受的。
大松參謀長面色凝重。
導致后續半個月,蝗軍幾乎沒能有效的摧毀敵人坦克。
但是啊··
“局勢大不妙啊···”
蝗軍唯一的優勢,就是炮兵。
澤縣以南主陣地都是平坦地形,被土八路拿下后,沒了陣地的堅固,再多的步兵沖上去都是白白送死。
崗村寧次也知道。
至于支援,奪回陣地。
或許,
他頓時想到了阿登森林。
他們研究過謝爾曼坦克,是不可能通過那些地形的,絕對不可能。
因為時間太緊張和工程量太大,缺乏機械化設備等因素,八路修建的從太岳根據地出發,聯接陜甘邊區,太行,冀南根據地的大型運輸公路,只抵達澤縣,沒有深入冀南根據地。
目前經濟課和商業科之所以能每月搜集大量資金,甚至搜集到海量資源運輸回國內,得益于蝗軍控制了大部分商業核心區,人口稠密區,并且包圍了八路的根據地,從而獲得了大量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