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連忙給一個眼神,讓她們稍安勿躁。
得,既然來了,何雨柱就和沈廠長一起負責收人,很快,她們兩個都被留了下來,成為了罐頭廠的臨時工。
昨天還是只有幾個人,今天就變成了20多人在干活,水果清洗切塊都很簡單,只要嚴把衛生關,就不會出現什么問題。
最重要的事情反而是罐頭進行高溫消毒,然后在還算比較干凈的車間里進行封裝,只有這一步是最關鍵的。
現在是剛開始,何雨柱就在罐頭廠里上上班,主要就是嚴把質量關,確保衛生可以達標,能夠生產出合格的罐頭。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罐頭廠也在穩步擴大產能從一天500瓶罐頭逐漸提高到一天2000多瓶。
罐頭的生產并不是十分的穩定,主要受限于能不能采購到足夠多的水果。
街道對罐頭廠也寄予了厚望,提供了十足的便利,讓罐頭廠可以穩定的進行生產。
這天李主任帶著領導過來視察,看著倉庫里堆滿了罐頭,很是滿意。
等視察結束,李主任和田棗叫上沈廠長,會計,還有何雨柱一起開個會。
“既然已經可以順利生產,看來這個罐頭廠的工作已經走上了正軌,不知道這個成本如何?”
之前生產的全部都堆在倉庫里面,都還沒有賣出去一瓶呢。
眼下就要核對一下成本,定下批發價格,還有商談后續的問題。
會計書街道派來的干部最近都在統計生產成本,只見他打開日記本說:
“因為我們是直接收購和去鄉下采購水果相結合,每一次的成本都是有高有低,不過經過長期計算,每一瓶罐頭使用的水果成本在6~7分之間,這個價格包括了運輸的費用。”
見眾人都看著自己,也就繼續說:“糖的成本比較高,可以達到一毛錢,其次就是罐頭瓶和蓋子,這兩項的成本加上商標的那張紙是六分。”
“這些物料成本合計數兩毛二分錢,如果算上紙箱的包裝,每一瓶的成本還要再加兩分,加上人工成本,總的一瓶罐頭成本是2毛8分錢。”
何雨柱說:“水果的價格是有起伏的,我們還要再放寬一些,就按照成本三毛錢來計算。”
李主任問:“這樣算下來,我們的批發價應該放在多少才合適?”
沈廠長說:“現在市場上一瓶罐頭的售價大約是七毛錢,去掉銷售商的毛利,我們的批發價格應該在4毛到4毛5之間。”
無論任何時候都是銷售商的毛利高,生產商賺的單價就比較少。
李主任快速的在心中算了一筆賬,眼下罐頭廠一天可以生產2000~3000瓶罐頭,按照2000平的生產能力來計算一天就可以盈利200塊錢,一個月就是6000塊錢。
這個錢是要全部上交到街道的,畢竟是按照最少的規模來計算,所以也就沒有計算上繳的利潤。
也就是說正常一個月的生產街道可以盈利6000塊錢,這些錢都可以再投資興建一個工廠了。
罐頭廠和鹵肉廠不一樣,鹵肉廠采用的是四馬分肥的方法,產生的盈利只有25%是交到街道的,雖然賺的也多,不過街道拿到的手里的錢還沒有罐頭廠的多。
之前何雨柱一年賺了1萬多塊錢都達不到2萬塊錢的高度,鹵肉鋪一年也只給街道貢獻3000多塊錢的收入。
李主任算完之后說:“小客戶批發按4毛5分一瓶來算,給何雨柱的價格就是4毛,就這樣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