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還有些眼熟。
“雨水來了,這是你的同學”
何雨水笑著說:“哥,這是我最好的朋友,叫做于海棠。”
于海棠有些拘束,輕聲地說:“柱子哥,你好。”
何雨柱心想,怪不得看上去很眼熟呢,原來是還沒有長大的于海棠。
于海棠和何雨水年齡一樣,眼下才剛15歲,還正在上學。
不過已經長得挺高了,已經從小丫頭長成了大姑娘。
何雨柱點點頭,請他們坐下來,簡單的聊了兩句。
原來于海棠家沒有完成任務,向何雨水抱怨了兩句。
何雨水心善,就帶著同學來到嫂子家,剛說了沒有幾句,何雨柱也下班回來。
徐慧真道:“我抱著孩子呢,你去后面給拿廢鐵。”
“嗯。”何雨柱答應一聲,起身往后走。
于海棠連忙站起來,哪有自己大大咧咧坐在那里,等著何雨柱給送到手里的道理。
說:“還是我自己來吧。”
兩人一起來到了后院,何雨柱指著那一堆的廢鐵說:
“你缺多少隨便拿。”
于海棠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這么多呀那我就不客氣了。”
“客氣什么,你是雨水的同學,以后常來家里玩。”
何雨柱用旁邊的麻繩給他拴了兩個零件,能有10來斤的重量,足夠他們家的任務了。
“謝謝你,柱子哥,這下可是解決了我們家的大問題,真是太謝謝您了。”
于海棠很是客氣,再三的道謝,何雨柱要留他們兩個人在這吃飯,可是于海棠拒絕了,然后和雨水一起離開。
何雨柱暗暗有些可惜,眼下的于海棠還小,個子是長高了,可是年齡還不夠。
街道上把收集來的廢鐵全部送到了機械廠,交給何雨柱。
他并沒有一股腦的全部投進高爐里,而是分類,首先把能用的東西給挑選出來。
有些人實在是找不到廢鐵,就把家中的鐵鍋,切菜的刀,炒菜的勺,鎖門的鏈子也都交上來。
這些明顯還可以使用的東西當然不會直接進行練鋼,而是全部挑選出來留著退給街道。
何雨柱,又不糊涂,自己這是小高爐,不是街道自己做的土高爐,技術上也先進的多。
是現在煉鋼廠的主流設備只是規模比較小。
其余的材料也都分門別類,鐵,鋼,銅,鋁,錫等,都分開冶煉。
制作合適的零件,務求不浪費。
李主任還經常會來檢查工作,看著機械廠都可以生產出合格的原料,很是滿意。
眼下可以自己生產,就解決了機械廠原材料的來源問題,經過加工生產出合格的零件,組裝成車床或者拖拉機頭,然后進行銷售,已經擁有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只要按部就班發展下去,變成一個幾千人的大廠,也是很有可能的。
檢查完畢,李主任被請進了辦公室,喝過茶,談起了眼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