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何雨柱的能力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然后說:“現在飯了。”
何雨柱愣了,這事情當然也知道,一起吃大鍋飯就是五8年下半年開始的,只是持續了幾個月的時間。
就說:“我也聽到了風聲說農村現在有的地方都開始一起吃飯了,這和咱們沒有什么關系吧”
“誰說沒有了,他們改成了公示,咱們街道名字也改成了公社他們要一起吃飯,咱們也要在一個鍋里邊攪食。”
“啊咱們這邊也要在一個鍋里吃飯嗎”
“對。上級已經有這個風聲了,所以我提前和你說一下。”
“那糧食呢還是定量嗎”
“是啊,就是大家伙集中在一起吃飯。”
“那這不是胡鬧嗎”
李主任頓時急了嚷道:“你瞎說什么呢,這話能是你的錯亂說的嗎這是上級的政策,以后要一起吃飯。”
何雨柱連忙認錯,這上級的政策不是自己可以質疑的。
和別人說說可以,可李主任是自己的領導,不能在他面前如此說話。
何雨柱然后問了具體的情況,李主任也說不清楚,不過估摸著就是以后以四合院為單位,集中開火。
何雨柱松了一口氣,自己住在一個院子里,就不需要和別人合伙了。
真的,要是讓自己和別人在一起吃飯,還不如全部一天三頓,在機械廠解決。
現在工廠實行倒班,提供了一日的三餐。
自己作為廠長,在這旁邊有休息室,后面也單獨建了幾個小院,和職工宿舍。
實在不行就把慧真他們全部接到這邊來住天天吃食堂也比和別人一個鍋里邊吃飯好的多。
那一起做飯肯定是各家各戶輪流來,飯菜的質量就很難保證。
李主任說:“我就是和你提前通了氣,這以后具體是什么情況,可能要到秋天才能下來正式的文件。”
“我知道了,高爐的事情已經沒有問題了,就是下一步工廠的擴建計劃,我覺得之前的計劃有些保守了。”
李主任問:“你為什么這么說”
“這個機械廠剛開始的時候是有些倉促,沒有長遠的規劃,是走一步建設一步。”
李主任點點頭:“確實是這樣。”
最開始的時候只是想用那些機床生產一些零件進行簡單的加工而已。
可是后來何雨柱從莫斯科那邊又弄來了一批機床,就擴充了廠房,招了工人。
后來能夠自行生產出車床又繼續擴大了車間,增加了配套的設施。
隨著機床越來越多,現在工廠的周圍一直都在進行建設。
眼下上馬了高爐,有了自行生產鋼鐵的能力,廠子的規模也達到了五六百人。
可是配套的沒備一直都是走一步算一步,沒有長遠的規劃。
何雨柱說:“我覺得我應該重新進行規劃調整,第1步是以3000人為規模整體進行建設,然后第二階段以6000人為規模,進行設計。”
“3000人需要規模這么大嗎”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