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廂內狹小的空間,來來往往熟悉的面孔,千篇一律的場景,讓她愈發提不起勁來。
同樣被無聊籠罩的還有何雨柱,他百無聊賴地坐在座位上,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桌面,眉頭微蹙,突然,他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絕妙主意,猛地一拍大腿,興奮地對妹妹說道:“雨水,咱這樣干坐著也不是事兒,要不一起學粵語和英語,打發這時間?”
何雨水聽聞,先是愣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何雨柱趕忙從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粵語和英語學習資料,那都是他花費心思,專門為何雨水挑選的。
其中有一本粵語對話小冊子,封面畫著熱鬧的廣州街頭,里面的對話生動有趣,都是日常生活場景,像是在茶樓點茶、與小販討價還價等;還有標注詳細的英語語法書,每一個語法點都搭配著清晰易懂的例句,從基礎的詞性到復雜的從句,一應俱全。
當周圍的環境全然被外語所籠罩,何雨水切實感受到語言環境的巨大影響力。
何雨水本身擁有一定的英語基礎,過往在學校苦學多年,單詞的書寫與含義理解都不在話下,可偏偏是口語表達,成了她難以跨越的鴻溝,典型的“啞巴英語”狀態。
不過,如今身處異國他鄉,每天大把的閑暇時光可供支配,日常交流更是全靠英語,這反倒成了提升口語的絕佳契機。
起初,他們從最基礎的日常問候入手,簡單的“hello”“howareyou”反復練習,力求發音標準。
隨著時間推移,交流的話題愈發廣泛,從天氣、飲食,漸漸拓展到興趣愛好、文化差異等更深層次的內容。
何雨柱在一旁悉心指導,妹妹發音稍有偏差,他便立刻指出,一個音節一個音節地耐心示范,直至何雨水掌握。
碰上復雜些的語法點,妹妹一臉困惑時,何雨柱就絞盡腦汁,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舉例,不厭其煩地反復說明,助力妹妹理解。
漫長的旅途上,何雨水每日抓緊一切時間練習英語。
從最初的羞澀開口,單詞在舌尖打轉都覺生澀,到如今已能自信地侃侃而談。
當他們踏入南粵省省城,何雨水已然脫胎換骨。
在人聲鼎沸的車站,她輕松地與那些會英語的工作人員攀談起來,清脆的英語發音回蕩在嘈雜環境中。
無論是向人打聽前往目的地的最優路線,還是細致詢問車次的具體時刻、停靠站臺等關鍵信息,她都應對自如,臉上洋溢著自信的光彩,絲毫不見往昔的局促與緊張。
出發之際,凜冽的寒風如刀子般刮過,何雨柱與同伴們身著厚實的棉襖棉褲,將自己裹得密不透風,層層衣物下是對北方嚴寒深深的忌憚。
列車緩緩啟動,“哐當哐當”地朝著南方行進。
隨著車輪的滾動,寒意悄然褪去,車窗外,景致如畫卷般展開,從荒蕪的雪原漸漸過渡到泛綠的田野,再到連綿蔥郁的山巒。
何雨柱感到身上的暖意逐漸攀升,便和同伴們紛紛脫下厚重的棉襖,換上了輕便的毛衣,頓覺渾身輕松,好似卸下了一副重擔。
待火車抵達省城,踏出車廂的瞬間,一股溫熱潮濕的空氣撲面而來,仿佛一層輕柔的紗幕裹住了他們。
他們忙不迭地又脫掉毛衣,身上僅剩下貼身內衣與單薄外套,微微出汗的肌膚愜意地感受著南方獨有的溫熱氣息,仿佛與這座城市的熱情融為一體。
在工業園區,何雨柱一行人稍作休整,養精蓄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