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俱與徐和兩位大渠帥人不在這,而且青州黃巾并沒有非常詳細的軍規軍紀,除了司馬俱與徐和的本部兵馬之外,其他的渠帥所率領的部隊,大部分都是照搬漢軍的體制,包括曲屯的編制數量,對士卒的軍法處置也只是照搬了一個大概,什么臨陣脫逃者斬,聞鼓不進者斬,呼名不應者斬
但這些軍法,大多是渠帥們用來約束士卒的,而司馬俱與徐和想要約束其他的渠帥,卻沒有具體的章程。
當然,青州黃巾本來就是這些年在東境的黃巾余部、氓首、農民、各路流寇所組攢的一個大軍
各部本來就是分不同屬,只不過因為時局需要,才推出了兩位最強的渠帥作為統領,但實際上,司馬俱與徐和對于其他的那些渠帥,真的沒有過硬的統治手段。
各家渠帥都是自在慣了,除了必要的時候,在大方略上需要遵從司馬俱與徐和的統一,其他時間都是各自行事。
于是,浮云和緣城兩位渠帥下定了決心
乘著其他的渠帥距離劉儉較遠,不如己方兩人先行動,將歷城攻下,不但算是替青州黃巾軍拔出了眼中釘肉中刺,還能順手撈上他幾十萬石糧草。
就算劉儉是大漢朝的名將,可聽說他手下只有一萬人,己方連老弱都算上,少說也得有十五六萬人呢,就是靠人堆,也能把劉儉一眾給堆死了。
于是,浮云和緣城決定,悄悄的從盧縣出發,驅兵向歷城進兵,乘著劉儉還沒反應過勁來,給他一點厲害嘗嘗,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但可惜的是,這兩個人把事情想的有點簡單了。
特別是在“打他一個措手不及”這方面,以他們手下黃巾兵的素質來說,根本就做不到。
十多萬人從盧縣往歷城出發,這么大規模的遷移,劉儉的斥候怎么可能會注意不到
要是他們手下的黃巾士兵都是精銳士卒,有過硬的軍事素質和能夠快速行軍的能力,或許偷襲歷城還有希望
問題是,良莠不齊的黃巾軍所組成的軍隊,可能做到嗎
浮云和緣城兩個人的兵馬走出盧縣不到一百里,劉儉那邊就已經知道了他們的動向。
想不到自己才剛剛把五十萬石糧草的假消息散布出去,這么快就有人送上門來了
很好,很好。
在劉儉看來,這就屬于主動上門挨宰來了。
先收割他一波立立軍威。
歷城和盧縣的距離并不遠,但卻需要繞過泰山山脈,歷城在泰山山脈之北,盧縣在南。
雖然不用翻山越嶺,但要繞過這段山脈,也要花費黃巾軍不少的時間。
而憑借這段時間和泰山的有利地勢,劉儉做足了準備工作。
黃巾軍以為劉儉龜縮在歷城不動,但這第一仗,劉儉就偏偏要偷出城來跟他們打
夜色中,歷城的城墻之邊,火盆中的火焰在大風的吹襲之下忽暗忽明,不遠處的林中響起幾聲烏鴉的啼叫聲,更為這幽靜的空場平添上了幾分詭異的氣氛。
也就是在今日,三千名陷陣營的軍士在歷城的下方完成了集結,準備執行他們第一次軍事任務。
浮云和緣城的黃巾大軍,前部的數萬人經過了五日的行軍之后,已經在傍晚抵達了不遠處的泰山北角下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