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儉對公孫家也很夠意思,不論是販馬還是河北商貿協會,他從來都沒有虧待過公孫家。
對于劉儉的情誼,公孫瓚也是銘記于心,但這一次劉儉不讓他和關羽出戰,他實在是不能理解。
“云長,你倒是說話呀我意,咱們明日立刻出兵,助德然一臂之力,伱可如何”
面對公孫瓚的催促,關羽心雖意動,但面上卻無半點表示,非常的沉穩。
“關某覺得不可。”
“為何”
關羽緩緩的從原位站起身,高大的身形盡顯其威勢。
“某兄長非是自私之人,往日大家起于微末之時,兄長對兄弟們尚能公平,同享功勞富貴,如今兄長已是手握節鉞,執掌一方之雄,焉能因為黃巾一點區區微末之功,而令你我白走一趟非吾兄之器也”
公孫瓚頗有些無奈“那你說,德然將咱們晾在此處,為何”
關羽搖了搖頭,道“關某未在前線,不知兄長何為,只是兄長已經大勝一陣,黃巾銳氣喪盡,如今時節已近寒冬,若無意外,兄長是想用伯珪兄與某為奇兵也”
公孫瓚張了張嘴,似乎也找不出什么言語反駁。
“伯珪兄,你我不可妄動,若兄長將最后擊破黃巾的要務置于你我身上,而咱們又為了些許小功違令而出,豈不是壞了兄長大事萬不可取”
公孫瓚有心反駁關羽,卻也沒有什么合適的理由。
這些年來,關羽在漁陽,遼西,遼東等地屢立戰功,聲名遠播,不只是鮮卑與烏桓對他極為敬佩,便是幽州境內的各路反叛賊寇,也是聞關羽之名而退避三者,可以說是黑白兩道通吃,戰績斐然。
說句不好聽的話,別看公孫瓚眼下和關羽一樣,都是秩比兩千石,但在幽州軍中的話語權他相差關羽太多。
在劉儉的幫襯下,關羽這些年來在幽州的戰績,委實太過彪悍。
公孫瓚最終還是不甘心地道“那若云長猜錯了德然的心思,又當如何”
關羽很是灑脫的道“猜錯就猜錯了,大不了白來一趟,又如何”
公孫瓚驚詫道“你就這么甘心憑白讓人溜著玩”
關羽正色道“某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兄弟相待,情同手足從無相疑,左將軍使我于幽州,多年提攜,義重如山”
“莫說讓關某白走一遭,就是要某性命又何足惜哉”
公孫瓚聞言,不由啞然。
他現在終于明白,為什么劉儉這么多年來,不斷的使門路,不斷的砸錢,毫無怨言的把關羽從一個最底層的游俠,扶持成在幽州的一方軍事大佬,從沒有一刻間斷。
甚至他從來都沒有懷疑過關羽
事實證明,劉儉的眼光真是太精準了
換成任何一個人,在有了關羽如今的身份和地位后,只怕未必就會完全心甘情愿的聽從劉儉驅使,就算不自立門戶,但多少也會擺出些架子,和劉儉談談條件。
但關羽直到如今,還是一如當初,將劉儉視作他的主人
他所擁有的一切,在關羽看來,從來都不是他自己的,劉儉若是想要,關羽連帶自己的性命,隨時都愿意還給劉儉
公孫瓚終于長嘆口氣,遙望帳篷外的遠方,露出了敬佩之色。
“師弟,我真是服你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