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若是能夠成為西青州牧使,那自己就等于有了一個強力的依靠。
從今往后,青州軍務方面的事情,就不需要劉虞再多操心了,青州所有的軍政包括抵御外敵之事,可以全權委托給劉備。
他劉虞,就是一心的搞經濟,搞發展,搞建設。
“此法甚好德然,我與你一同上書朝廷,你我聯名保奏,舉薦玄德之功”
“有大司馬相助,吾兄為牧之事必成”
劉備聽了兩人的話,急忙站起身,先是沖著劉儉作揖,又沖著劉虞作揖。
“承蒙舉薦,備定當恪盡職守,不負重托。”
三位劉氏宗親,為了漢室天下,為了匡扶整治這個世間,在黃縣愉快的達成了一致。
雖然沒有實際言明,但三人之中,以劉儉為主,劉備、劉虞兩人為輔的這個總體格局,也是板上釘釘的確定了下來。
劉備和劉虞搭班子一同治理青州,不論是從哪一個方面來講,劉儉都能夠放心。
下一步劉儉就要前往幽州了。
因為如沒有意外,張舉、張純勾結烏桓諸邑落的反叛在即,大漢朝的北疆戰場多年來一直不得安寧。
雖然檀石槐與和連的死,讓漢朝最大的敵人鮮卑四分五裂,但這種四分五裂的狀態是不會長久的。
為大漢朝開疆拓土,讓牽扯漢朝國力的北疆戰場成為增長國力的大后方,這是每一個大漢兒郎都應該做的事情,劉儉也不例外。
幽州的安定工作需要劉儉去做,所以他在臨去幽州之前,一定要把冀州和青州的事情辦理妥當。
通過河北商貿協會以及屯田制,包括大興水利灌溉,再加上招技館、義舍等多項措施,冀州本土的農業已經變的非常興盛,冀州成為了一大糧倉,每年給劉儉的糧食數量已經足夠他南北縱橫,而且這還是在保證了轄境內人口增長的情況下。
現在青州的事情也基本確定了,等劉備當了青州牧使之后,就讓他將河北商貿協會引進到青州來,劉儉要想辦法,先從經濟上牽制住本地所有的望族。
接下來,劉儉又與劉備,劉虞探討了一下關于治理青州的問題,對于造紙這一塊,劉儉覺得劉虞已經做得非常到位,下一步就是需要劉虞和劉備在青州改革鹽務,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要發展紡織業。
劉虞聽說劉儉要改革鹽務,顯得有些猶豫。
很顯然,劉儉對漢室官方在青州鹽務中所占據的權重比例并不滿意,劉虞也知曉這一點。
可有些事情并不是劉儉或是劉虞單純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
青州鹽務的態勢不知已經維持了多少年,個中利益盤根錯節,牽扯甚大,就像是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破線團子,讓伱根本無從下手。
這當中的利益,甚至個朝廷中人也有不少的關系。
不過,當劉儉將他所知道的節省成本的制鹽說出來之后,劉虞不由動容了。
“你說的這個方法,當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