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
盧植聽從了劉儉的意見,沒有給袁紹回信,將袁紹給晾在了那里。
不過盧植沒有回信,似乎并沒有出乎袁紹的預料之外。
他從一開始也沒有指望盧植能夠給予他回復。
自打到了荊州以來,袁紹就在大量的招兵買馬,擴充兵力,同時聯合荊州,豫州兩州的世家大族,盡最大力量的整個荊州望族勢力資源。
劉儉在河北的兵馬增長不快,不是因為劉儉沒有能力征調更多的兵將,而是他的兵馬皆是他自己征調的,全部都聽從他一個人的命令,屬于他的嫡系人馬,不讓任何人插手。
而袁紹則選擇了速成法。
袁紹的兵馬增長的很快,不過這些兵馬并非都是他的直屬兵馬,這些兵馬的人員大多屬于荊、豫兩州的望族高門,袁紹雖然是荊州軍最高的統帥,但是荊州本土望族的人物在軍中的權限也非常之高,他們分別統帥著各自的人馬,各自為政。
特別是荊州的望族蔡氏,蒯氏,馬氏,黃氏,龐氏,逄氏,許氏,陰氏,鄧氏等大族,他們給予袁紹的支持很大,不論是人才,人口,錢糧,各家都沖著汝南袁氏之名,可謂趨之若鶩,而袁紹回饋給他們的,則是比之原先在地方更大的權力。
歷史上,來荊州任刺史的人,乃是山陽郡的劉表,劉表雖也是黨錮名士,但論及家族背景、威望還有其在士林中的領導力,他與汝南袁氏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故而劉表來到荊州初期,其所得到的支持是相對有限的,雖然劉表本人極有才干,但在對地方望族以及豪右的粘合力而言,他跟袁紹完全沒法比。
故而袁紹在荊州,能夠形成一股代表著望族高門的政治力量,比歷史上的劉表更為強勁。
當然,這種看似強大的力量背后,也存在隱患,那就是他手下的望族中人,不論是在軍在政治上,權限實在是高的嚇人。
至少在冀州的望族,所擁有的權限跟袁紹肯定是沒法比的。
宛城,牧署議事廳中,袁紹正在和一位高士對弈。
這個人,乃是從潁川來到袁紹帳下的人杰,潁川郭氏的郭圖。
潁川郭氏與汝南袁氏素來交好,雙方皆屬汝潁系中,三代之中彼此利益交換無數。
袁紹不是傻瓜,相反的,他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
他如今占據荊州,為了在短時間內使勢力騰飛,與荊州本地大族合作頗多。
但袁紹心中也知道這樣做的后果,弊端就是致使荊州諸族一時間在他的手下勢力太大,不好控制,容易生變。
作為一個合格的首領,這種事情短時間內他是可以容忍的,但時間長了的話,那是絕對不行的。
所以,在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逐步收攏安定之后,袁紹將目光移向了他的老家,也是他汝南袁氏的基本盤所在汝潁之地
今番,潁川郡郭氏中的俊杰人物郭圖,就是受了袁紹的征辟,而來到了宛城,成為了袁紹的左膀右臂。
袁紹緩緩地落下手中的黑子,然后笑著看向郭圖“公則,局勢已然明朗,這盤,是你輸了。”
郭圖手握白子,看了老半天,長嘆口氣無奈道“使君此一招甚妙,我輸了”
袁紹哈哈大笑,將棋子投擲于棋盤之上,道“盧植老兒不聽吾言,不參與討董之事,這是鐵了心的想與劉儉捆綁在一條船上真是一顆不聽話的棋子”
郭圖嘆道“盧子干海內名望,若是有他參與討董,則關東北地的古文經士族領袖,當可群起而應之,如今他不參與,失了古文經士族之勢,倒是有些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