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賈詡這段時間雖然過的心驚膽寒,卻也能看出,劉儉并無傷他之心。
如若不然,自己今日怕是也沒有機會坐在這里跟他說話談天了。
卻見賈詡站起身,沖著劉儉長長作揖,苦澀道“還請將軍勿要怪責,某并非扶風馬氏,只是為求活命,不得已而借用馬氏名頭誆騙關都尉,還望將軍恕罪。”
劉儉哈哈大笑道“文和何必如此你若是不說,吾便會一直將你當馬截錯認下去,如今你反倒是自己承認了身份,卻讓吾如何是好”
賈詡聽劉儉一張嘴就叫出了自己的表字,驚道“昔日隨同李,郭二公為使者,與將軍匆匆會晤一面,未有詳談,將軍竟然記得住我”
劉儉伸手請賈詡坐下,隨后道“我這個人啊,別的優點沒有,只有一個好處,就是記性好,特別是對那些有才華有能力的人,只要是見過一次,就絕對不會忘卻”
賈詡奇道“將軍如何認為某有能力,有才華”
劉儉認真地道“當初文和隨同郭,李二人入我軍營之時,文和就隨旁在側,我記得很是清楚,李傕雖有智謀,卻非長于談判之人,唯文和當時假咳,使李傕借如廁之理由而出,隨后李傕回來之后,便知曉當如何與我計議,想來定是受了文和的教導吧”
賈詡聽到這的時候,頓時一驚。
“不想將軍竟然這般心細,連這點細微之事都看在眼中,賈某佩服。”
劉儉笑著道“我對文和,心中向往已久,今番特命云長將文和請來此處,以慰仰慕之情。”
劉儉有一點能力非常強,那就是善于“曉之以情”。
從劉儉嘴里說出來的話,不管是真是假,反正伱聽著都像是真的。
所有跟劉儉打過交道的人,都覺得他是一個大義凜然的人物。
賈詡也是如此。
此刻在賈詡耳中,聽著劉儉說自己傾仰,他卻聽不出任何的違和感。
“唉,賈某不過一邊郡之人,豈敢勞將軍如此厚待”
劉儉笑道“邊郡之人,又如何我也是邊郡子弟,難道我們邊郡子弟,天生就矮中原之人一截嗎我看未必。”
“難道文和看我,如今與中原士人相比,卻是要比他們差嗎”
賈詡言道“將軍乃是英杰人物,自然不能與旁人相提并論。”
劉儉搖頭道“世人皆人,沒什么人是不一樣的,人與人之差異,只有這人的志氣還有心胸我雖出身邊郡,又非高門,卻也一直堅信,我不輸于旁人這些年,我走到這一步,雖屬不易,頗覺辛酸,卻從未覺得自己差關東士人分毫”
“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亦是。”
聽了劉儉的話,賈詡頓時沉默了。
要說賈詡一點不被劉儉觸動嗎那是不可能的。
邊郡士族在關東混跡時,被冷遇,被別眼相待,被人冷落,被不公平的待遇,這些事情,賈詡心中最是清楚,也最是明白。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當年在雒陽當了多年的郎官之后,心灰意冷,借病返回涼州的家鄉。
“文和,對于你的能力,我很是欣賞,你我同為邊郡士人,雖經歷不同,卻能彼此共情,你有計謀,我有雄心,若文和肯來我麾下任職,儉愿以師禮待之,不知先生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