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儉聽了,裝作很感興趣的模樣“孟眾當真有此等能耐”
文丑急忙道“不敢,不敢”
關羽道“某在遼東多年,觀當地英雄,唯此人與我相若,此人出身于軍功之家,深明邊郡戰法,特別是騎兵戰法,很是精熟,甚至在吾之上,此等人杰若是不用,著實可惜啊。”
劉儉看向文丑,笑道“即是云長推舉,必無差錯,不過孟眾既然是軍功之門出身,武藝弓馬必是嫻熟,我欲一觀汝之能耐,不知可愿否”
現在幽州已經沒有了戰事,文丑自然是渴望能夠借別的機會在劉儉面前一展本事的。
劉儉既愿意讓他展示一下武藝,那文丑自然是樂不得的。
“只要不污了將軍慧眼,文丑愿一試。”
“好”
劉儉拍案而起“為文孟眾準備衣甲,另派人去軍中尋屯長以上猛士五人,校場練技,我要觀孟眾之能也”
其實這場比武的結果,劉儉不用看,也能知道是誰贏。
但他之所以還要這樣做,其實也是為了給文丑一個表現的機會。
他要讓文丑看到,自己愿意給文丑表現的機會,并在得到文丑交上滿意的答卷之后,順其自然的予以其重用。
一眾人來到校場之上,文丑更換戰甲,跨上戰馬,手持長棍,與劉儉指派給他的對手交戰。
劉儉給文丑找了五名對手,文丑一個不落的將他們紛紛打落下馬。
這五個人都是以武力著稱的冀州軍軍官,可在文丑手下,每一個人都走不上十個照面。
這還是因為雙方使的是棍子,小摩擦并不能將其擊落下馬,若是用的是戰場上的兵器,只怕他們個個都挺不過三招。
雖然早就知道了這場較量的結果,但劉儉心中依然很是欣慰。
這還真是得到了一名武藝高強的猛將啊。
他高興的站起身,快步走往校場之中。
文丑見劉儉主動過來找他,急翻身下馬。
“將軍”
“拿酒來”
隨著劉儉的吩咐,早有人將一爵好酒端到了劉儉的面前。
劉儉雙手持酒爵遞送到文丑的面前。
“孟眾真乃豪杰之士,實天賜英才于吾君可入我中軍,暫充中軍侍衛,隨我左右,日后但有軍功,必當擢升”
在劉儉的軍中,一切都是要以功勞說話的。
就算是文丑得到了關羽和公孫瓚的推薦,但也不好一下驟然予以其軍中高職。
故如同趙云,夏侯蘭和顏良一樣,先于中軍貼身于為衛,如此既是委以重任,同時也不會讓別人覺得劉儉過于偏頗新人。
而且能夠待在劉儉的身邊,立功的機會還是非常多的。
身為遼東大族出身的文丑,自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他看出來劉儉對他非常的喜愛,有栽培、提攜他的意思。
“文丑拜謝主公厚意從今往后,愿為主公效犬馬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