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孟眾且去更換甲胄,稍作休息,我今天晚上為你接風洗塵”
“謝主公”
文丑隨一眾軍士前去休息了,而關羽和公孫瓚則是陪劉儉由校場向著城內而去。
“德然,幽州既定,河北諸郡如今皆以你為尊,從今往后,這天下諸人,皆無人敢正眼覷你了。”
聽了公孫瓚的話,劉儉心情很是舒暢。
不過他也明白,有了冀,青,幽三州為基業,己方基本資源不缺,然接下來就是要主要發展內政了,積蓄實力了。
以冀州為中心,深度挖掘青州和幽州的可塑性,讓河北成為大漢王朝最強大應該說是全世界最為強大的一塊地域。
疆土拓展的過快也不是好事,若是不好好梳理內部,就會形成很多隱患。
這些隱患要在一定的時間內想辦法集中剿出。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返回了薊城縣署,關羽問劉儉道“兄長,北疆既平,那我等兄弟接下來是不是就可以回兵冀州了”
關羽的話說的比較隱晦。
他想表達的意思是他,張飛、黃忠、公孫瓚等人帶兵與劉儉一同回返冀州,要么圖謀中原,要么圖謀并州。
乘勢崛起
但是,劉儉并不著急這樣做。
首先,長安的劉辯以及何太后,依舊是天下共主。
而南方的袁氏兄弟,則是天下士族之領袖。看書喇
在名義上,自己是先帝留下來的輔臣。
派兵進入青州和幽州,皆是因為兩州之地有造反的人,所以事情才會進行的如此順利,因為名正言順。
但這不代表朝廷就會無端端的想要看他坐大。
特別是他毫無理由的攻打別的州郡。
或許有人會說,別人也在攻州郡啊,也沒見朝廷有時間找他們的茬。
但問題是,目前劉儉的實力相比于其他人,實在是擴充的太快了。
槍打出頭鳥總是有的。
劉儉可不希望董卓和袁紹站到一起防備著他。
在地盤方面,劉儉暫時足夠用了。
冀州,幽州,青州轄下的郡縣都是大漢朝最為富裕的郡,同時各項技術也最為領先的郡國。
只要以劉儉自己的方式來治理這三州之地,這里的人口、錢糧,包括物資的生產,還有文化的傳播,未來則可以傾覆大半的天下。
從幽州落到劉儉手里的那一刻開始,大漢朝的天秤就已經開始向著劉儉的一面倒過去了。
看著關羽和公孫瓚期待的眼神,劉儉卻明確的告訴他們二人。
“云長,伯珪,你們要留在這里,相比于大漢中土的內亂,你們在這里的任務,當更為艱巨”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