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之所以能夠揚長避短,利用自己的優勢在與呂布的對戰中處于優勢,除了自身實力強大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曹操從旁輔助他。
在兵法和謀略方面,曹操更甚于袁紹,而且曹氏宗族之中的優秀人才極多,這也給了袁紹強大的助力。
面對袁紹和曹操這一對至交好友,呂布著實是有些力不從心了。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張遼給予了呂布建議。
張遼認為論及城池戰和陣地戰,袁紹和曹操的準備充足,己方是沒有任何優勢的。
因此他希望呂布從現在開始,除了平原戰之外,不要跟曹操和袁紹打任何的陣地戰。
而且張遼認為,袁紹這個人雖然極有韜略才華,但身為袁氏之中最有能力的君主,袁紹的性情也是極為高傲的,先前袁紹初到司州,不知道己方的虛實,因而在與己方的戰斗中比較克制隱忍,充分發揮己軍的特長。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袁紹已經憑借陣地戰連勝了己方數場,他現在的心氣高傲,很有可能會主動出兵,這也是己方利用平原之戰反敗為勝的好時機。
呂布平日里心高氣傲,對于手下這些人的諫言一般是不怎么聽的,但是張遼畢竟不同于他麾下的其他戰將,不論是武力還是軍事能力都很高,極受呂布的重視。
同時張遼并非呂布嫡系,在一定程度上有較強的軍事自,這也讓呂布不好輕易駁斥他的意見。
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呂布決定對張遼的戰法試上一試。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雒陽的太學生又開始鬧將了起來。
而且這一次鬧事的規模相比于原先更大了
于是,呂布便借著這個借口,開始將兵馬徐徐后撤,給了袁紹非常巨大的進取空間。
雒陽方面,有太學生們的鬧事,再加上呂布幾番受到挫敗,袁紹的心思開始活絡了。
他打算恢師北上,直接進入司州,占據這塊大漢朝最為富庶的要地。
曹操建議袁紹再等一等,畢竟呂布雖然戰敗了,但其兵力并沒有傷筋動骨,特別是他麾下的并州狼騎,現在保存的還是相對完整,很難對付。
曹操希望袁紹不要貿然進兵,當穩站穩打才是。
但袁紹終究是沒有克制住內心對于司州的渴望。
他沒有聽從曹操以及麾下有識之士的勸諫,強行向司州腹地出兵了。
這一次出兵,確實給他帶來了一個巨大的教訓。
在陣地戰上,并州軍面對南軍強大的弓弩陣,確實不太給力。
但是在平原戰上,并州狼騎可以說是無敵于天下。
古代的騎兵,在平原上就猶如后世的坦克一般,沖鋒所向無敵。
面對并州軍的騎兵,荊州軍的人數再多,在對方的沖擊之下,也是被打的一退再退,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抗。
袁紹在這一戰中也是親臨前線,結果在并州狼騎的幾次沖突之下,其陣型整個被切割成了好幾段,兵敗如同山崩,士兵四散而走。
袁紹本人倒也是雄烈,他手持長劍,親臨陣前想要挽回士氣,欲指揮兵卒與對方相抗。
但當時的局面實在是太過混亂,即使袁紹身為主將臨陣,也無法挽回頹勢。
袁紹在這一陣中臨于前陣,面對并州狼騎如同山呼海嘯一般的突襲,也差點身隕于其馬蹄之下。
幸虧中軍之中,有兩名剛剛參軍的豪杰奮勇拼殺,保護袁紹沖出敵陣,才使袁紹安然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