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大營之后,袁紹重賞那兩名豪杰,并詢問其等出身來歷。
那兩名豪杰自稱都是九江郡人,自打孫堅歸順袁紹,開始替袁紹廣招各郡底層善戰豪士,這二人久仰孫堅之名,故而率領同郡鄉人前來投奔,此番正巧是領了孫堅之命隨戰中軍,因而得以解救袁紹。
聽兩人說完之后,袁紹不由感慨
「若非文臺識人,袁某今日險些不得生還矣。」
細想自己原先過于看重出身,輕于身份低下的豪杰猛士,如今偏偏反倒是被他們所救,袁紹心中不由感慨萬千。
他當即重賞孫堅,并提拔周泰與蔣欽為其營中司馬,留在左右為臂膀。
也就是從這件事以后,袁紹開始著眼于普通的武人之家,并授權于孫堅在普通的武人家族之中,提拔一些豪杰猛士為自己所用,以彌補軍中都是高階家族出身將領的不足。
如今袁紹的轄境采取的都是家族私兵制度,其他的大族招募兵將時,采用的是什么選拔人的方式袁紹管不著,但自己的中軍,從今往后一定要好好整頓,亂世就該用一些亂世的方法,不能循規蹈矩了。
而這件事,也只有授權于同樣是出身江南武人家族的孫堅才能做好。
也就是在呂布和袁紹彼此相爭之時,雒陽方面出現了重大的轉折。
田豐從河北派出數不清的密探進入雒陽,花大價錢在雒陽散布流言。
田豐所散布的流言,是專門針對那些為首的太學生的。
這些太學生大部分都受了朝中公卿與袁氏的好處,死心塌地的鼓動著太學生們在雒陽鬧事,而田豐所散布的流言,主要就是針對此一點。
人都是充滿嫉妒心的
特別是當一群人一起干一件事的時候,有一部分人是為了理想而去做,但另一部分人是為了利益而去做,那性質自然就不一樣了。
事情不抖落出來還好,一旦暴露,那整個群體的內部就會面臨重大的分崩危機。
很快,為首的太學生所收受的錢財以及被許諾的好處,還有其家族與朝中公卿各種利益往來,就都被曝光了,并開始在雒陽城中盛傳。
田豐在安排人散布流言的時候,蓄意了擴大事實
如何擴大
比如太學生鄭英,為了組織鬧事,收受了汝潁幾大家族五百萬錢,但是經過田豐一傳,那就變成了五千萬錢。
另外,田豐還傳出了那些領頭的太學生受到朝中公卿的許諾,以二十個孝廉名額以及地方數個大郡的兩千石之位作為酬謝這樣的謠言。
這些人確實是受到賄賂與好處的,但遠沒有這么過分。
可嘴長在田豐身上,他愿意怎么說就怎么說。
這些流言一傳出來,鬧事的太學生們情緒開始崩了。
人不患寡患不均
昔日,劉儉憑借一句「天補均平」激發起了黃巾軍的戰力以及對地方豪右大族的怨恨,如今田豐也是用同樣的方法,讓雒陽城內的太學生們彼此之間的關系產生了巨大的裂痕。
其實你把這事換在任何人一個人身上,誰都接受不了。
都是鬧事,都是到官署那撒潑,都是為了廢除新政,擁立察舉制
哦,我們鬧事就是白玩,甚至可能面對今后被黨錮的風險。
你們就可以拿錢,拿利益,拿好處,甚至是拿官職,還能為子孫后代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