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的話倒是讓劉儉微微有些吃驚。
其實劉辯大赦天下,同時減輕死刑犯的刑罰,劉儉已經猜到就是這是要跟自己比仁義。
只是,劉儉沒有想到,郭嘉會對這件事采取了悲觀態度。
或許真是自己有些什么地方沒有想到在劉儉看來,劉辯所做的事確實算是仁政。
既然是仁政,那又怎么會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呢
郭嘉道“主公乃是當世雄主,對自己的事分外上心,知曉自己轄境內的諸事應如何處置,但是對于當今天子如何執政,主公不愿細思多想足見主公心胸之寬宏。
劉儉笑道“其實也不是我心胸寬闊,而是我真沒太把他放在眼里。”
“奉孝有什么話盡管直說。”
郭嘉拱手道“主公,忘了您自己當年在冀州實行冀科是為何意了”
正所謂一語點醒夢中人。
這有時候人啊,真就是當局者迷。
執棋之人,有時候過于看重整體局勢,反倒是忽略了一些邊邊角角的棋局形勢。
劉儉略一思索,想通了。
“原來如此,你這么一說,我就明白了,難怪你會說當今天子所行的政策是遺禍之政,往深了一想,還真就是。”
郭嘉正色道“正是如此,主公在冀州實行冀科,嚴明律法,不分貴賤,但有觸及律法者,皆施以重刑實乃是因為如今天下大亂,底層的黎民百姓倍受壓迫,世家閥閱壟斷晉升渠道多年,高門望族兼并土地,民不聊生,規矩全無正所謂寧負兩千石,莫負豪大家足見這個世道如今已經是混亂骯臟到了何種的地步,若是沒有嚴酷的律法整頓,就算是有人能夠一統天下最終也不過還是會走向分崩離析而已。
劉儉點了點頭“其實,當今天子所做的事情并不是什么錯事,但是以他的年齡和閱歷而言,在這個時候放棄嚴法,放縱豪右大家,確實是頗為不智至少,時機不對。”
“他能夠想到立仁德,還算不錯但是他卻沒有足夠的經驗來分析眼下的局勢是否會適合實行這個政策,可惜啊,可惜真的是和先帝一樣。”
“如今天下大多的罪犯皆是擁有勢力的豪右之輩,一旦減輕刑罰,這些人日后在地方與官署勾結更是肆無忌憚。”
“沒有一個公正嚴明的律法來約束這些人,最終吃苦的還是底層黎最終的結果,或許就又是一場黃巾之亂。”
郭嘉拱手道“主公英明”
劉儉擺了擺手,道“英明什么,還不是你提醒了我一下才想到。”
郭嘉笑道“主公也是人,每日殫精竭慮,憂國憂民,有時候倍感疲乏,一些小事略有疏忽亦在情理之中。”
劉儉拍了拍面前的桌案,道“憂國憂民哈哈,說不上,只是這個天下,還有很多事需要我去做罷了”
“如今黑山和白波的人口還有屯田的劃分,我在并州已經安排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屯田,興修水利,開礦這些事今后都交給你這個并州刺史了,好好做,不要讓我失望”
郭嘉的臉色一正“嘉必肝腦涂地,用心經營并州,以報主公。”
劉儉哈哈大笑,隨后他站起身,道“如今并州既定,我當繼續北上,去另外再做一件大事,不過在做這件事之前,還有一件事要做”
“大家跟我辛苦了這么久,如今我已經有了獨立設立官員、爵位的資格,該是給手下人一些封賞了”
興平二年六月,時值盛夏,撫遠大將軍劉德然,為了能夠更好的為大漢朝盡忠,為了能夠更好的應對外族,建立了以他大將軍府為根基的政治和軍事體系架構,并大封群英,建立了一個真正由他掌管的幕府官員系統。
一個屬于他自己,獨立于朝廷之外的官署架構,雖然職位上與朝廷重疊,但所有的官員和將軍,都是他自己的一套體系,與朝廷無關。
這也是朝廷給予他應對外族時,特有的權力。
劉儉本人為撫遠大將軍,冠軍縣候,領冀州牧。
荀彧為幽州刺史。
郭嘉為并州刺史。
劉虞其時已辭大司馬,故為青州牧。
劉備為驃騎將軍。
簡雍遷太原太守。
關羽為前將軍,韓州牧。
張飛為河間國相,左將軍。
趙云為右將軍。
黃忠為后將軍。
高順為陷陣將軍。
牽招為屯田將軍。
趙珺遷遼東屬國都尉。
徐榮為魏郡太守。
設撫遠大將軍府的將軍府尚書臺
田豐為尚書令。
沮授為尚書仆射。
審配亦為尚書仆射。
顏良為破虜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