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就見他對身后的六名弟子揮了揮手,道“汝等廳外等候。”
那六名弟子很是聽話,隨即拱手告辭,起身走了出去。
六名弟子走下去之后,王越站起身,沖著劉儉長長作揖。
“老朽知大將軍之所思,將軍既已問到了奇劍之道,那就說明大將軍想要讓王某人培養的并非是劍客而是刺客。”
劉儉笑道“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我想請王公助我所教之人,便是這樣的人。”
王越輕輕的嘆了口氣。
好一句深藏功與名啊,形容的真是貼切
果然是善思之主
劉儉見王越猶豫,問道“王公不愿”
王越很是誠懇的說道“若是換成十年前,王某人或許不愿,但是現在士為知己者死,只憑大將軍如此重待王某,王某似乎也不能拒絕。”
劉儉站起身,走到了王越身邊,他拉著他的手,語重心長道“王公若是不愿,我亦不會強迫,只是王公適才所言錯了,劉某讓王公助我培養的并不是刺客,而是我大漢的國士。”
“王公這些年一直居于河北,自然知曉儉這些年在河北所布之政,都是為了什么。”
“劉某心中,承載的并非私利,只有我大漢之萬民也”
“只是治理天下,對抗外胡,單一的只有正氣,卻遠遠不夠。”
“如果能有奇士,以一劍之利而鼎定乾坤,那又為什么要在戰場上用萬千人的性命去換來這場勝利呢”
“明明只是一劍之功,卻能剩下萬人之命,劉某為何又不用這一劍之功也而偏要去做那一將功成萬骨枯之事”
“王公需知,劉某現在請王公培養之人,雖非劍利士勇之正道豪杰,卻也是每揮出一劍,都能救下萬人性命的無上國士”
“敢問王公,此等功業相比于培養正道劍者而言,可壯否可貴否可為天下敬仰否”
這番話雖然有忽悠的嫌疑,但也確實是就事論事,屬于大實話。
這就是劉儉厲害的地方,什么樣的大實到了他的嘴里,都能被說成高潔之語。
而且這番話將王越的高度一下子就給拔起來了,提升了他對自我的認知定位。
王越活了一大把年紀,現在對于他來說,金銀財貨,哪怕就是名聲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他現在心中缺乏的就是一種被認同感。
畢竟他這個天下第一劍師,他被世人冷落的時間有些太長了。
明明有著偌大的名氣,卻偏偏不為人所重視。
這種感覺就如有屁放不出來一樣,異常的難受。
而現在,劉儉幾乎將他拔到了一個圣人的高度上,雖然多少有些故意吹捧之嫌,但人家劉儉說的有道理呀,你讓王越如何能不高興
自己教的人,一劍就能救萬人性命,放眼天下,只怕也沒有人能比他王越的教導更有作為了吧
便是那些自詡為經學圣賢的閥閱之門,又能如何
他們就是教導出再多的門生故吏又能怎樣
他們能一經救萬人嗎
他們坑萬人還差不多
“呵呵呵呵。”
“承蒙大將軍這般錯愛,王某人又豈能有不為國盡忠,不為天下萬民盡力的道理”
“大將軍今后有何吩咐,想讓王某人教導哪些人,盡管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