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冀兒他有何不妥之處”劉儉耐心的詢問鄭慈。
鄭慈似乎有些猶豫,支支吾吾的。
“夫人,我不明白,冀兒雖年僅七歲,卻為人敦厚誠實,長于讀書,性格寬宏,與夫人你甚是相似,這樣的孩子,又有什么值得伱擔憂的呢”
鄭慈輕嘆口氣,道“冀兒這孩子,是仁義,是懂事,也聰慧善良可是,可是”
“可是,他太像我了。”
劉儉聞言皺起了眉頭。
“像夫人你難道不是好事么”
鄭慈眨著眼睛,嬌嫩的臉上似有不安之色“夫君,難道你不希望香孩兒類父嗎”
劉儉聞言,頓時一愣。
接著便見他哈哈的笑了起來。
“夫人原來擔憂的是這個,你放心,我非高祖,亦非孝武,子不類父于我而言,并無大礙相反,他若是太像我了,反倒不是什么好事,我倒覺得,冀兒似夫人這個性格,我才最是喜歡呢”
鄭慈聽了這話,臉上的不安之情似乎稍稍去了幾分。
“夫君此言當真”
“你我自打成親到現在,我又何時騙過你了”
鄭慈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伸出玉臂,緊緊的抱住了劉儉
稍后不久,鄭慈在劉儉的懷中睡著了。
不過劉儉卻沒有睡,他瞪著大眼睛,看著床榻上的房梁,開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是后世穿越來的人,對于他來說,子不類父,倒也并不算是什么大事,孩子像母親多一點,他不認為這是什么壞事
但他能理解鄭慈的心情。
子不類父,不討父喜的事,且不用說別的朝代,單說漢代的高祖劉邦和漢武劉徹
劉邦之子劉盈為人仁弱,劉邦以為他不像自己,而戚夫人所生子劉如意深得劉邦喜愛,并且劉如意酷肖劉邦,劉邦以其類己,故常欲易太子。
“仁恕溫謹”的劉據,對劉徹的窮兵黷武屢屢進諫,劉徹認為劉據不像自己,父子亦有所隔閡。
鄭慈出身書香門第,名士之家,不同于尋常女子,對于古今之事的通曉程度,自然要遠勝于平常女子。
劉冀是自己的嫡長子,而自己的事業,如今越來越大,可謂是一方霸主。
不過,他也多少有些發現了,劉冀這孩子,確實像是鄭慈多一些,喜靜,喜文,為人彬彬有禮。
倒也不能說有什么不好,只是自己征戰四方,就算是能夠平定天下,給劉冀留下一個全是功臣名將的大盛之世,以他如此敦厚仁義的個性可能壓的住這一班老臣嗎
劉儉心中盤算實在不行,等劉冀稍稍長大一些之后,就將他帶在身邊,由自己親自教導他
不過,自己畢竟不是科班老師出身,為人父母者,親自施教于子,代以師職,似乎也不太妥當。
而且,劉冀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性格,自己也沒有完全摸透,只是看了個表面而已。
第二日,劉儉起床之后,將劉冀現在的老師蒙學老師,召到了自己的面前。
教劉冀蒙學者,乃是鄭玄的弟子東萊黃縣人蔣極。
論資排輩,劉儉也得叫他一聲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