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聽劉儉說到這里,很是認真的記下了。
雖然他不知道劉儉此言是玩笑還是真心話,但是他都將劉儉說的話,當成鐵律一樣執行。
這么多年來,劉備這樣做已經很是習慣了。
“德然,你言下之意,那曹操似乎是想學你學到底了”
劉儉認真回答“正確的策略才會有人學,若不是因為我的行政方法確實有效,曹操他也不會非要執意模仿我的。”
“不過這樣也好,倒也是讓徐州本地的這些高門望族死了這份心,別期望他們從外面能夠找到什么有利于他們的外援,就算是曹操這種人來了徐州,到時候倒霉的一樣也是他們”
劉備聽劉儉這么說,當時便即哈哈大笑。
“德然,我留在徐州,今后要面對的可是曹操和袁紹,你還需給我留下精兵猛將才是。”
這一點自然不需要劉備多說,劉儉心中也是有數的。
“拿下了徐州之后,徐州就等于成了青州的前沿屏障,成了與袁紹、曹操等人接壤的最前線,一旦南北方發生戰事,那徐州這里自然就是承受攻擊最為激烈的地方,所以這里自然要留下最精銳的兵馬和最善戰的將軍。”
“兄長,我會調程普和韓當回到青州總督軍事,畢竟雖然徐州成了前線,但青州境內難保不會有叛亂,而且黃巾諸賊在各地一直都是彌漫之勢,時不時就會有某些人物聚集流民起事,所以青州還是要留下一定的人坐鎮的。”
劉備聞言,點了點頭,這點他自然明白。
“至于兄長你這邊,高順的陷陣營還有太史慈會留下,有他們二人在,一定會成為兄長的左膀右臂,然后兄再以陷陣營為基礎,在徐州重新組織兵馬,青州的劉伯安會給你后續的支持,他會給你兵源與糧食,用于作為你前期穩定徐州的基石。”
聽劉儉要把高順,太史慈和陷陣營都給自己留下來,劉備心中的憂慮大大緩解。
“哎,只是可惜了云長和翼德不能留一人下來扶我左右,若是有他們二人中的一人隨我同鎮徐州,我這心中就更踏實了。”
劉儉無奈的嘆了口氣。
“兄長,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在徐州將來要面對的人是袁紹和曹操。這兩個人的實力確實太強了些,雖然有高順和太史慈輔佐,卻不足矣用。”
“其實我也曾經想過要將云長和翼德之中的一個人留下來輔佐你,但是韓州那面的事,還需要云長回去坐鎮,如今雖然平定了三韓,但是繼續往北的扶余等地,依舊需要云長去征伐,如今子龍和漢升都在并州助郭奉孝穩定局勢匈奴人那邊不時的還會有余孽反叛,鮮卑諸部也有很多單于看并州不穩,有心想分一杯羹,他們兩個人暫時是沒法動的。”
“幽州那邊的文若雖然有麴義為大將,但鮮卑這些年多少恢復了一些元氣,一些小部落也開始合并,慢慢一定會再次集結,對上谷、漁陽等地形成威脅。”
“這次回去,我要派翼德等河北大將往幽州,尋個由頭,對鮮卑進行打擊。”
“所以云長和翼德,包括子龍、漢升等人都不能留在這里。”
“不過你放心,雖然他們不能留在這里,但是我在徐州這段期間,會想辦法為你招募本地的人才為臂助,就算不能力壓曹操和袁紹,但是保全你在徐州的基業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我為你甄選的人才,兄一定經好好地利用,讓他們能夠充分的發揮才干。”
劉備聽到這里頓時大喜。
“德然之意,是要在徐州替我挖掘本地的人杰”
劉備最佩服的就是劉儉的識人之能。
劉儉哈哈大笑“那當然了,每一個地方都有可用的英才,徐州這個地方可是人杰地靈,英才不比其他地方少,比我們河北也不遑多讓。”
“只是陶謙昏聵,不識真正的英才,你看他手下雖然有陳珪、糜竺、王朗等輩,但這些人并非真正能穩徐州的人杰。”
“咱們且回郯城,穩定徐州的局勢,我會替你在徐州的士族以及豪強之中尋找新的人物,讓這些人輔佐你,而這些人,你也可以用他們去制衡糜竺或是陳珪這樣的望族高門。”
“畢竟這些人在徐州本地的勢力太大,雖然不能說是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但是極為掣肘。”
“陶謙就是前車之鑒,你看看陶謙的丹陽兵被周瑜打沒了之后,其內部就立刻反水。”
“那糜竺和陳珪雖然心是向著我們的,但是這些人在徐州的話語權太強,一定要想辦法弱化。”
“而兄長,你初占徐州,一下子就動手來對付他們,則未免有些惹人話柄,且也會引起他們的驚懼,所以,當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啟用新的人杰為臂膀,制衡這些望族,兄居中策應,做到游刃有余。”
劉備聽到這里,恍然而悟。
劉儉說的這些道理,他自然是明白的,但是論及對這些道理的實操性以及實踐性,劉備是遠不及劉儉的。
他昔日雖為西青州牧使,但在青州與劉虞也是互有分工的,劉虞主要負責政治,而劉備在青州主要負責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