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到了徐州,劉備就是軍政兩全一把抓,這對于劉備來說又是一個新的歷練,是對他的能力的新考驗。
而徐州在某些方面來說,現在是陶謙留下的一個爛攤子。
雖然相比于歷史上的徐州,現在的徐州要好很多,但它依舊是爛。
爛的不是徐州的財政或是人口,而是本地的勢力,是陶謙留下的這些屬官的勢力。
劉儉正是因為看明白了這些,所以才決定在離開徐州之前,替劉備將這些事情統統搞定,然后任憑劉備在徐州發揮。
不是劉儉過于小心,也不是劉儉多事,而是在離開徐州穩定東南之后,劉儉要回到河北,他先是要觀察大漢朝今年與北地諸族之間的貿易數額,還有目前對外族進行文化輸入的效果。
如果北境諸族與大漢的關系相對處于穩固期,那劉儉就決定開始將目標往西
這是他下一步,或者是說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棋。
大漢朝的西面是什么自然就是朝廷中樞
毫無疑問,董卓統治朝廷中樞已經夠久了,而且據劉儉了解,董卓如今也已經起兵去了涼州。
現在朝廷內部表面平穩,實則多事。
通過張既,董昭等人給劉儉送回來的消息,董卓的身體似乎也出了一些問題。
現在一旦有風吹草動,朝廷就會發生巨變。
身為大漢朝的撫遠大將軍,一定要在這個時間段掌握朝廷的動向,把握先機。
只有把握了朝廷的先機,才等于把握住了這個天下的控制權。
幾日之后,劉備與劉儉兄弟率領遼東軍抵達了郯城。
先前已經來過郯城一次了,但是這次再來,感覺卻大不一樣。
畢竟,從現在開始,這里是劉氏的地盤了。
進入郯城之后,陳珪和糜竺等人當即設下宴席,慶祝劉備入駐徐州,并將消息在徐州各郡國廣為傳發。
但是劉儉在徐州的消息,陳珪還是很懂事的低調處理。
只提劉備,未提劉儉。
但事到如今,紙已經包不住火了。
劉儉在徐州的消息,還是不脛而走,雖說不可能是人盡皆知,但只要是有身份有勢力的人,多少還是會得到一些訊息的。
面對這位大漢朝的第一將軍,徐州諸人也都頗為忐忑。
特別是在劉氏兄弟入城之后,第一次會議上。
這次會議,按照陳珪和糜竺等人的設想,是邀請徐州諸大豪屬官共同商議,擁立劉備為徐州牧。
但是很顯然,劉儉并不想走這樣的流程。
他可不想讓劉備承這么大個人情。
“諸位所言,想匯聚徐州諸豪杰,擁立吾兄劉玄德為徐州牧,某以為此事不可。”
陳珪等人將此事提出來之后,本以為會讓劉儉大為高興。
沒想到,對方卻不咸不淡的說出了這么一句,并沒有采納,這事在場所有人心中都頗為詫異。
糜竺沖著劉儉拱手道“敢問大將軍為何如此啊”
劉儉微笑著解釋“吾兄弟,天子之臣也,徐州,漢家城池也豈能有不問朝廷,而私自立州牧之事”
陳珪說道“那依照大將軍的意思”
“吾當親自奏疏于朝廷,細說徐州諸事,看朝廷如何評斷,朝廷若以吾兄為徐州鎮守,自當可也,若朝廷不予,我等卻也沒有辦法了。”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