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袁紹確實非常的溺愛他和后妻劉氏生的兒子們,特別是三子袁尚,還有年初剛剛誕生的袁買,袁紹對這兩個小的,可謂是格外的看重。
相反,長子袁譚雖然頗具威武之氣,且長于軍事,但卻沒有被袁紹所重視。
或者說不是最為重視的。
袁譚的母親早逝,雖為長子,但現在袁家卻缺少根基,相反他的弟弟們都是袁紹后妻所生,母子連心,在袁紹的后闈,袁紹的小兒子們在這方面就非常的有優勢。
現在的袁譚,真的沒有什么能夠支援他的人。
不過現在,袁術的到來似乎讓袁譚有了一個可以接近并傾訴的人。
當然,袁譚也并不能什么事都與袁術傾訴
袁術也不是那種緊追著袁譚,跟他議論來議論去的人,只是偶爾會在關鍵時刻,適當的出言提醒一下袁譚。
今日的袁譚聽袁術突然對他說話,說要讓他交好孫策,先是一愣。
接著頓時恍然。
他感激的沖著袁術點了點頭,道“叔父指點甚是。”
袁術笑了笑“孫伯符年紀輕輕,能在三軍陣前,河北萬軍之中,將其父的尸身搶奪而回,足見其勇,將來必成大器,你與他交好,對伱沒有壞處。”
“正是,正是”
袁紹折損大將之后,義憤填膺,大舉興兵直奔司州而來。
而劉儉那邊,在知曉了孫堅死亡的消息后,并沒有覺得很興奮。
現在的孫堅,在劉儉眼中,并不算是同一級別的人物,他只是袁紹手底下的一個打手,一個能夠在陣前對己方的戰將們形成威脅的人物。
但他對自己形成不了威脅。
他的死,或許會成就徐榮,徐晃,張合之威名,但卻成就不了他劉儉的。
現在對于劉儉來說,關鍵的問題還是司州的望族上。
戰爭不論打成什么樣子,劉儉都承受得起,但是司州當下最為重要的事情還是糧價和民生,還有諸多叛亂流民。
只有把這些事情辦妥了,使司州的局勢真正安定,劉儉才能夠放心的進入關中。
孫堅突然反攻徐榮,雖然打亂了司州原本的局勢,但戰爭結果,卻讓劉儉比較滿意。
至少,現在袁軍在司州的影響力,因為孫堅的死而大大減弱,所以控制糧價的事情在接下來,就可以進行的很順利了。
當下,劉儉不再猶豫,他將囤積在河內等地的糧草,大幅度的壓入了司州,并讓河北商貿協會的諸家一同向司州之地發力,竭盡河北之力控制司州的糧價。
另外,劉儉還向中原的八廚集團發令,讓他們限制中原方向通往司州方面的糧食供貨渠道,特別是對那些還在極力哄抬糧價的家族的收糧渠道,一定要掐的死死的。
張邈如今已經是背袁投劉,為了八廚集團的利益成為了劉儉的忠實死黨。
如今司州的糧價之災也波及到了中原,按照道理來說,張邈王芬等八廚集團中人是希望糧價上漲,從而收割那些貧農的血液。
劉儉如今也壓制糧價,很是不符合八廚集團的利益。
但是近年來,劉儉對兗州已經形成了合圍之勢,他的兵馬和勢力雖然不在兗州,但是對于兗州的滲透力卻無人可比。
特別是如今中原各家的主要財貨獲取渠道,已經成為了將河北的商品向著南方傾銷的集散地,作為中盤商的八廚集團,這些年越來越倚重與河北的商貿合作。
故而,經過八廚集團最終的權衡,他們還是認為聽劉儉的話好一些。
取重舍輕,也不能什么錢都兩邊兒掙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