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傳言任誰一聽都是扯淡,但是很多沒有文化也對政治不懂的底層黎庶,在聽了這些話之后,反倒會將信將疑,這對李響的威望有非常巨大的影響。
而且更有九名中級的叛軍將官已經跑到劉儉那邊去了,這幾乎撼動了叛軍的體制根基。
底層的人逃跑倒也算了,中級的將官一旦叛逃,這支軍隊的情況可想而知。
在種種不利的情況之下,李響又做了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
那就是他開始采取了強硬的鎮壓手段。
但凡是有敢散播流言之人,還有敢偷跑到劉儉那邊的人,一經發現就地斬殺,而且還有連坐。
李響下令每一個大帳之中居住五人,以五人為一伍,這一伍之中,但凡是有一個人逃跑,其余四個全部立斬。
至于中級將官敢逃跑叛逃,那處置手段就更加的兇狠狠辣了。
自將官以下,全部連坐。
而且這其中還涉及了家人。
短時間內這么做,肯定是沒有問題的,會有一定的震懾作用。
但是這種事情一旦多做了一段時間,特別是叛軍,現在人心不穩,就很容易出現禍患。
而且禍患巨大。
那些有能力有想法的中級叛軍軍官,本身性格就都非常強硬。
這些人昔日本來就是割據一方的賊寇首領,亦或是普通黎庶中的俊杰人物。
他們跟隨著李響叛亂,也不過是想混個好日子。
如今,李響卻反而用這種威嚇、哭殺、恐嚇的方法來束縛住他們,試問這些人又怎么可能接受呢
于是乎,這些人開始暗中籌劃,看看怎么才能給自己找一個好的歸宿。
袁紹和朝廷方面肯定是不可能的了畢竟這些叛軍軍官的階級和利益與他們有充分的矛盾點。
翻來覆去,左看右看,發現最終能夠容納他們的,依舊是只有劉儉。
于是,有幾名昔日曾經與張燕有往來的叛軍中級將官開始秘密派人前往河北軍中去拜訪張燕,表示愿意歸順,甚至可以作為內應,希望張燕能夠引薦。
對于一支軍隊來說,最壞的情況已經開始發生了。
“目前與你接洽的叛軍首領之中,想要獻上李響人頭的大概有幾個”
聽到劉儉發問,張燕急忙回復道“稟主公,目前有七個人這七個人中有三個乃是渠帥,麾下統領的兵馬過萬他們愿意向主公獻上李響的人頭,只要主公愿意,末將這就通知他們動手”
“不”
劉儉擺了擺手,道“只是三個渠帥,要直接取李響的人頭,未免太過冒險,讓他們莫要輕舉妄動。”
“諾”
“告訴他們,河北歡迎他們,不過在他們來之前,劉某希望他們替我做成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讓他們給李響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