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之后,叛軍那邊的叛逃情況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李響也知道這只是表面現象。
等一段時間之后,經過鎮壓的叛逃定然會再次爆發,到時候積壓太久,形成大規模的反叛,那時候可就更加的不好控制了。
于是乎,李響聚集了手下的一眾中級將官,向他們詢問應該如何控制眼前的情況。
問題是,李響手下并沒有什么能人異士,有學識有才干的士族之輩根本不可能與他為伍。
他手下的這一些中級軍官將校,甚至連地方的小豪強都算不上,只是一些在民間頗有威望的游俠頭子,亦或是稱雄于一方的賊寇首領。
這些人,你讓他們打仗,他們或許還湊合,但是讓他們獻計獻策,規劃未來,那可就真是難為死他們了。
聽到李響發問,所有人都坐在那里,沉著氣,不吭聲。
大家心中各自想各自的事兒。
其實就在李響問話的時候,很多人想的都不是怎么解決眼下的問題,而是如何保全自己的性命還有自己的手下人。
眼看著所有人都不吭聲,李響心中不由氣悶。
他恨不能將眼前的這些人全都砍了才開心。
但是,他現在畢竟還是需要收攏人心,還需要仰仗眼前的這些人。
于是,就聽李響假裝耐心的說道“諸位,伱們到底有沒有什么好主意啊大可以給某家說來聽聽,也好讓某家心里有個決斷不是”
“還請暢所欲言”
李響問來問去,在場的人還是不吭聲。
最終李響真是有點兒著急了。
他突然用力的一拍桌案,說道“難道我百萬義軍之中,竟無一個能在關鍵時刻替某分憂嗎何其悲也”
話說到這兒的時候,就見一名叛軍將領站了出來。
“渠帥,某有一法,或許可以解渠帥之大急,不知渠帥可愿用否”
李響聽這個校尉這般說,自然是大為高興,這一眾啞巴中,總算是出了一個肯說話的,他自然是高興。
“好,你有什么妙策可速速言之若能解眼前之大患,我定當大大提拔于你。”
那名校尉急忙說道“渠帥,我認為,若是要在短時間內使敵我態勢改變,只怕殊為不易,當務之急,乃是暗中派人偷渡黃河小孟津,擾亂劉軍的后路。”
“如今我大寨的情況,劉儉想來也是知道了”
“每天都會有數千兵士投奔到他的寨中,在劉儉的眼中,渠帥眼下應是無暇他顧”
“而那劉儉此刻也只有精力收攏我們的叛逃之兵,無暇其他,其希望是靜等著我軍自滅,繼而吞之,他應該想不到渠帥會在這時候派出一支精兵,從小孟津直取其后,令其首尾不能相顧,屆時中軍主力在一擁而上,則破劉必矣”
說實話,叛軍之中實在是沒有什么精通于軍略的能人,就這賊將所言的計策實在是拙劣不堪。
當然,也分是在誰的眼中拙劣
在劉儉手下的一眾將帥謀士眼中,這條普普通通的偷渡黃河斷其后的計策,真是屬于最基本的操作。
但在叛軍一眾的眼中,這計策可真是不得了
特別是這個賊將說的有理有據,還點明了眼下的形勢,分析了雙方的情況,讓人越聽越覺得這條計策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