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度田、屯田、印刷、科技、再或是貨幣政策,還有稅收政策、搖役政策,統統全部改革,包括現在河北鄉村所普及的公社制度。
方方面面幾乎都涉及到了
一時間,整個朝堂空前轟動。
就是那些擁戴劉儉的諸侯王,一看見劉儉上臺,就立刻對整個朝堂政策進行了如此多的改革,也不由大驚。
他們對于劉儉的動作,似乎也有些吃不準了。
劉丞相,他是不是有些太激進了
劉儉并不激進,其實他所行使的這些政策,絕大多數都已經在河北施行多年了,只是一直沒有鋪開用在其他的州郡而已。
原先他的轄境只是限于河北,他管不了這么多。
但是現在,他的轄境已經從河北而變成了整個大漢,那么就自然要全面推廣。
不過,嘴上說是要全面推廣,但是這些事兒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畢竟新政的改革在歷朝歷代都要經歷過無數的苦難,同時也要受到無數的挫折。
改革,本身就是一件觸動一部分人利益,去平衡所有人利益的事情。
而被觸動利益的群體,自然就會爆發出極大的抗性。
劉儉就算是有非常強大的實力,但是他要在整個國家大面積的施行新政,觸動豪強閥閱甚至一些比較強大的地主的利益情況下,必然會受到層層的阻礙。
就算是在朝堂之上沒有人敢對他的政策表示反對,但是大家又會不會陽奉陰違呢
大漢朝數千萬人,劉儉能挨個照看到嗎
下面的人表面上對朝廷的新政畢恭畢敬,全盤接納。
但實際上他們卻根本不將新政向下落實,層層設卡。
上面好一番忙活,下方卻紋絲不動,最終的結果就是會導致新政流產,一切又都變回了原樣。
劉儉深深的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他并不打算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之后再行新政,
特別是新政剛剛被劉辯廢除沒有多久,劉儉現在將新政重心實行,可以保證中間幾乎沒有間斷,將劉辯廢除新政的影響降到最低。
可一旦他拖延的時間太久,回頭再想將新政重新實施起來,只怕就不像現在這么容易了。
董卓當年也是對大漢朝全部州郡下了政令,要求地方落實新政,但是得到的,卻是地方的陽奉陰違,真正實施的地方沒有幾個。
放眼整個大漢朝,除了河北,其他地方依舊還都是實行舊制。
劉儉心中很清楚,若是要把新政順利下達,首先就得得到諸侯王和劉氏宗親們的支持。
所以,他在當上丞相之后,就對長安所有諸侯王和名士們來了一場宴請。
表面上是準備接受這些劉氏宗親對他的祝賀,但實際上他也是提點一下這些諸侯王,讓他們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么,也讓這些諸侯王們和劉氏宗親們知道,他們今后應該做些什么
按照劉協的意思,他本來是要大興土木,在長安城內為劉儉建一座氣勢恢宏的丞相府的,但是此舉卻被劉儉拒絕了。
劉儉的意思是,現在的關中民生凋零,百姓們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如今朝廷擁立新帝,丞相也剛剛上位,通過一系列的糧食分發和安撫政策,使地方的百姓的生活稍稍安定了下來,但是接下來很多事情還是需要用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