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時刻,若是把大量的金錢用在給自己修建宅邸上,劉儉自己心中過意不去,關中的百姓們也不會原諒他的。
長安城中本來就有一些舊的府邸,這些府邸的主人要么被處死,要們奔逃,所以自己只需要在這些宅邸中選出沒有歸屬的作為自己的丞相府就足夠了。
劉儉撿了一座二手的丞相府,這在很多官員看來,簡直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
堂堂一國丞相,居然不去修建自己的府邸,而是用二手的這傳出去多讓天下人笑話呀。
但是,劉儉并不覺得這是什么可笑的事情,相反,他還命令校事府將這件事廣泛的傳播于轄境之內,讓所有的百姓都知道這件事。
而事情也正如劉儉所預料的那樣,新丞相一上來之后就致力于改善民生,將所有的錢和糧食都用在了政策以及百姓的身上,卻不在自己身上花多少錢,甚至還要用長安城中廢棄的二手府邸作為相府,這件事得到了關中各郡國的百姓們一致稱贊。
所有人都覺得劉儉是一個為了百姓全身心著想的人,他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一個無私的人,這樣的丞相是值得擁戴的。
所有的百姓都以大漢朝能夠有這樣的丞相為榮。
而新成立的丞相府也并沒有多么奢華,劉儉將丞相府內所有的裝潢簡簡單單的重新布置了一下,最后就在這里擺下宴席,宴請一眾劉氏宗親。
宴席的規格也不是很高,都是一些很普通的菜肴,并不是鋪張浪費。
大漢朝的奢靡之風,劉儉決定好好的改一改。
宴席的流水席案從正廳中擺到了院外,畢竟劉氏宗親和諸侯王們此刻在京城中的人實在太多了,將他們全都找來,光是相府的廳堂之內肯定是坐不下的。
劉儉今天很高興,他端著酒爵與諸位劉氏宗親們推杯還盞,接受著他們對自己的祝賀,不過劉儉也盡量控制自己的酒量,畢竟每一個人都敬他的話,他也實在是喝不了那么多。
也就是說讓諸侯王們每十個人向他敬一爵酒,他回一爵,這樣一來,他能夠多少維持住自己不醉的狀態。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劉儉突然將話題引到了正題上。
“今番我等進京輔政,化解了朝堂危機,諸位覺得,大漢朝之所以經歷了這么大的變故,到底是因為什么呢”
這話一問出來,在場的劉氏宗親們和諸侯王都愣住了,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問起這么一句話
大部分的諸侯王都不明就里,但是真正清醒的人也并不是沒有。
類似于劉虞、劉繇、趙王劉豫這樣的人物,他們從一開始就知道,劉儉今日找他們,必然是有要事商議的。
河間王道“回丞相的話,依照寡人看來,大漢朝之所以這些年來屢經動蕩,還是因為大漢朝沒有得到一位英明的皇帝”
“先帝雖然有宏圖大志,但是能力實在有限,而弘農王更是一個輕佻無禮儀的小子,在治國理政方面差的實在是太遠了。”
“在沒有一位明君的治理下,大漢朝又怎么能夠好的起來呢”
“現在的大漢潮,有大將軍能夠輔佐朝政,雖然當今天子也未必會是英明之主,但是有大將軍在旁邊指點輔佐,寡人相信大漢朝的江山一定會比原先更加穩固,也一定會煥然一新,諸位覺得寡人說的可對嗎”
河間王這話雖然有些道理,但是也不乏拍馬屁的嫌疑,眾人紛紛點頭,表示他這話說的很是正確。
待眾人的話音落下,劉儉方才開口道“河間王之言,只是其一,卻未明其二。”
“近年來大漢頗不穩固,一是沒有明君治國,二是沒有良臣輔佐,這第三正是因為我們這些漢室宗親彼此間不團結,故而才讓外人鉆了空子。”
“自我大漢建國,皇權幾乎無法滲透于縣以下,當然,這也是因為地方政治和風氣所致,但主因還是因為地方豪右之勢過甚,而歷代天子也是一直受制于權臣外戚,有什么雷霆手段,有什么機謀才智,都施展不出來。”
“就如我這次在朝堂上剛剛確立的新政,雖然我的出發點是好的,是想將大漢朝治理的更好,但是只靠我一個人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