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璜也站了出來,說道“我也愿意為張將軍擔保。”
所有人都愿意站出來替張濟擔保,唯有呂布在旁邊默不作聲。
張濟的心情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他來回看著在場眾人,最終長嘆了口氣,拱手說道“諸位同僚對待張某之厚恩,實在是令張某慚愧我犯了大錯,愿意將功補過,待我回去整點兵馬,與諸位將軍會合,咱們共同去郿塢,先拿下楊定,然后再襲擾長安的胡軫如何“
張遼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張將軍乃是一言九鼎之人,我等相信張將軍”
說罷,張遼看向了其他人“諸位也都沒有意見吧”
大家到了這時候,還能說什么。
隨即放走了張繼濟。
說實話,就這么放張濟走,大家心中實在是有點兒沒譜。
但是張遼畢竟不同等閑,他在并州軍中也是除呂布之外第二號人物,且其手下的兵馬不歸呂布統管,自主性強。
所以說張遼在這些人中說話極有分量。
而且張遼在用兵方面也非常厲害,這一點在場的人都知道,就連呂布在統兵方面也自認為較張遼有所不及。
董旻畢竟是董卓的弟弟,就算是張遼能力再強,以董敏的身份直接向張遼問個究竟,也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兒。
他隨即開口。
“文遠,咱們事先不都是商量好的,張濟若是來此將他就地斬殺嗎怎么事到臨頭,你反而是要他招降呢”
張遼說道“張濟雖然反了,但是他畢竟是我們的同僚,若是能把他招降,對于朝廷的大業也是有好處的,至少能夠使我們很多西涼軍的同僚不必自相殘殺。”
“再說,我今日看張濟前來,他的侄兒張繡并未隨同他一起來。”
“據我對張濟軍的了解,張濟軍中,除了張濟本人之外,張繡也擁有領導全軍的能力,張濟若死,張繡必鐵了心的與我們作對,到時候他率領大軍來與我們交戰,勢必會對我們造成一定的損傷。”
“今日,張繡今天若是隨張濟前來,我必不阻止幾位將他們斬殺但是張濟既然沒有到,那對于我們來說,斬殺張濟就不是最好的選擇。”
董敏、董璜等人聽到這兒,方才恍然大悟。
他們對張遼臨機應變的能力非常贊賞。
不過,看著受到眾人一致贊揚稱贊的張遼,呂布心中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張遼似乎在某些方面開始超越于他。
當然,并不是在每一個方面,而是在某些方面。
但是即使如此,也讓呂布心中有些憂郁。
倒不是呂布過于小心眼而是并州軍一向是以強者為尊的呂布這些年之所以能夠統帥并州軍如此遂順,就是因為他各方面能力在并州諸人當中無人能比。
即使是張遼,在各方面,原先比他也是差了幾分。
但是張遼畢竟年輕啊,如今他已經成長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幾乎可以與呂布平肩了。
就聽張遼繼續說道“張濟若是明白人,經過了這一番后,回去定然是收拾兵馬前來投奔我們,但他若還是執迷不悟,想來他也不會再輕易來進攻了,畢竟剛才出了這么大的事兒,他心中也明白朝廷必然有所準備,想來他應該是坐山觀虎,不敢輕舉妄動,”
“如此倒也是給丞相那邊爭取到了時間,等丞相將其他西涼軍駐部消滅之后,張濟這一支孤軍就不足掛齒了。”
“而且也不需要我們并州軍和二位將軍的兵馬來與他們正面相抗,如此倒也能保護我們的大部分士兵不受損傷。”
張遼分析的句句透徹,而且入情入理,讓在場眾人大感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