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就見張遼轉向了呂布,沖著他拱手道“遼適才一時情急,故而妄自做了臨機之決,還請將軍恕罪。”
其實張遼在呂布麾下一直自主性就比較高,他獨斷專行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呂布拿他也沒有什么辦法。
不過,他既然肯向呂布道歉,那就說明他還是給呂布幾分面子的。
就見呂布笑了笑,說道“文遠有急智,能夠在臨機之時做出最好的決斷,這已經是我等天大之幸,又何須告罪呢”
說吧,便見呂布還哈哈大笑,一副不在意的樣子。
張遼便也無所謂了。
而張濟返回了自己的軍隊之后,立刻找到他侄兒張繡,并派人前去呂布、董璜等人處送信,與他們相約共同率兵直襲郿塢,去攻打西涼軍楊定的后方。
看來張濟還是非常識時務的,在關鍵時刻知道應該幫誰。
楊定千算萬算,沒想到張濟居然會臨陣倒戈,倒向了劉儉一面,還攻打他的后方
他正率兵在郿塢中劫掠,突然受到了襲擊,一時間根本不能有效迎戰,倉促之下被張濟、呂布、董璜等人打的大敗。
楊定本人的能力本來就不如這幾個人,如今再加上驟然被襲擾,無法應變。
他所能夠做的就是讓自己手下的將士們各自為戰,他自己則是尋機倉皇出逃,渴望能夠殺出重圍。
但很可惜,張濟,呂布,張遼早就算準了楊定要逃跑,他們兵分數路,在郿塢周邊巡視,等他奔逃。
而呂布正好撞上了楊定。
見了楊定之后,呂布二話直不說,直接揮舞方天畫戟縱馬而上,一戟將楊定刺于馬下。
殺死了楊定之后,呂布、張遼、董璜等人便立刻開始招降楊定手下的西涼軍。
楊定手下有不少人都歸順了董璜,畢竟董璜代表的人是董卓,而董卓在西涼軍中畢竟還是威望最高的存在。
雖然他們中間依舊有一些負隅頑抗者,但剩下的這些負隅頑抗者對于呂布、張遼等人來說并不難對付,頃刻間就把他們全部殺敗。
楊定死了之后,呂布、董璜伙同張濟一同向著長安的方向進發。
而董旻則是在后方看守這些剛剛被招降的西涼叛軍。
楊定偷襲郿塢失敗,西涼軍其他幾路兵馬目前也是進展不順。
李蒙、王方分別一南一北去擋住劉儉安排在長安的兩路大營。
但是這兩路大營的兵將早就伏擊在西涼軍前來偷襲的道路上了。
南面分別是張合、顏良、高覽。
北面則是徐榮,文丑,公孫瓚。
單看這兩路將領的配置就足以碾壓李蒙和王方這些西涼軍將領了。
畢竟,西涼軍將領之中,最能打的人是胡軫、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人。
樊稠昔日戰死,現在張濟又倒戈了,李傕和郭汜都被劉儉殺死,剩下的這些戰將,雖然也是久經沙場的猛人,但是和劉儉手下的精銳戰將相比,還相差許多。
此刻,南北兩路兵馬在大道上進行著激烈的搏殺。
“上都給我往上頂啊,不過是區區的河北軍,爾等如何速戰不勝”
“傳令左右兩部分別率騎兵從兩路進行突襲,一定要將他們的軍陣沖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