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漢民族的子民不愿意和異族人通婚,因為他們從心眼里對這些異族多少有一些歧視,而異族人也不愿意和漢民族通婚,如此一來,就會延緩部分漢民族和他們之間融合的進程。”
“西涼人久居邊塞,行事倒是沒有中原的漢族人那般的拘謹,末吏的意思是,不妨將他們分為數屯,安排往并州以及幽州的邊郡,讓他們在當地屯田,然后再由公社集體為他們指配異族女婚配生兒育女,加強我們與北方異族民之間的融合速度,徹底的將異族納入漢朝的人口結構之中。”
劉儉點了點頭,道“實乃金玉之言,對于底層黎庶的婚配問題,朝廷今后不能不管,你們要拿出個章程,包括獎勵年輕人早婚,生育免稅,生育補貼,還有一定要想辦法調配婚姻解構,盡量的控制女人被豪族都納走了要出一份能夠切實實施的”
“諾”
眾人心中對劉儉執政的方法都心生佩服。
這位劉丞相真是與一般人不一樣啊,可謂事無巨細。
連普通百姓的婚姻大事,他都要替他們想。
這天底下還有什么事是劉丞相操心不到的
也不是劉儉想操心,只是有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事,實際上會影響著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民族的未來。
人口結構不能疏忽,一定要鼓勵優婚優育,多婚多生。
基礎人數提升上來了,這個國家才能夠強大。
只要有了足夠的人口,大漢王朝才能有足夠的余力向外繼續擴張征服,并將自己的文化向海外不斷的輸出。
西涼兵士的事情,劉儉就交給荀彧去做了。
隨后,劉儉又將董旻和董璜找到了他的面前。
對于這兩個人,劉儉已經決定給予重用。
董卓身為太傅,今后不會管任何事情的。
董家的未來就落在了這兩個人身上。
劉儉重用他們,也是為了給董卓一個交代,讓董卓能夠安心的在長安城中頤養天年。
而且有了董氏家族的兩個人相助,對于他日后收復西涼也有很大的幫助。
通過與兩個人的談話等,劉儉發現董旻也歲數不小,他不想在軍中繼續征戰了,也想留在長安過幾天消停日子。
于是劉儉敕封董旻為昭文將軍,關內侯,并不負責任何具體事務,只是拿著俸祿享受,在長安過安穩太平日子。
至于董璜,還很年輕有沖勁,不會這么早就退下來。
于是劉儉讓他跟在自己身邊,繼續征戰于天下。
董璜是一個年輕人,相比于已經年老力衰的董卓而言,他的進取心還是非常大的,他主動向劉儉請纓,想要在關中之地巡查,去召集那些目前尚未前來投降的敗兵。
聽到董璜主動請纓,劉儉當即表示,讓他領本部的三千人馬在關中各地巡視,若是看到已經在地方形成了賊寇之勢的西涼軍,就將他們統統召集,若是對方不降,他就負責就地剿滅。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