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儉這話剛剛說完,就見群臣之中,黃琬匆忙的站出來。
“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妥呀。”
“民間所有的榜單、風評以及言論渠道,這些年來都是掌握在諸名門士族之手,是我大漢朝的根基。”
“昔日各鄉品評優秀人杰,為朝廷舉薦皆依賴諸家,為世人津津所贊,如今驟然將這些渠道全面禁止,豈非是斷了我大漢朝人才舉薦之路”
話音落時,就聽劉儉慢悠悠的說道。
“納賢為官,自然有地方采用科舉制度來為朝廷選官,用輿論品評察舉的制度,早就已經不適于我們的國家了,黃公莫非不知”
“可是”
黃琬想說點什么,隨后又發現劉儉正目光炯炯的看著他。
那眼中意味深長。
黃琬的心頓時一沉,隨即不敢亂說了。
隨后,劉儉在關中,包括河北,還有三河、司州等地進行逐一排查,將所有除去官方以外的輿論渠道通通封鎖。
特別是民間各地近些年由今文系組織的一些對人物評價的榜單以及集會全部禁止。
從今往后,所有的有關宣傳娛樂的榜單,或者是集會活動,雖然可以重新開啟,但是一定要在地方政府備案,同時要有地方政府對內容進行把控。
朝廷在地方和中央分別設立了宣傳官署的管理部門,對民間所有的輿論渠道的導向進行整改。
也就是說,從這一刻開始,劉氏政府要對大漢超多的輿論渠道進行徹底的掌控。
從今往后,地方宣傳將成為政府的喉舌,不再成為私人的輿論工具。
這一舉動在民間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而且受到的阻力非常的大。
畢竟宣傳輿論渠道是地方今文系士族百多年來累積起來的最有利的武器之一。
如今朝廷直接就要沒收了他們的武器,這豈不是等于就要動了他們的奶酪
試問這些家族怎么可能容忍
但問題是,河北方面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不用往昔,大公報自從在河北興起以來,屬于河北本地望族的輿論渠道本來就所剩無幾,想要在河北境內肅清這些東西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或者說河北境內本來就已經沒有多少屬于私人的輿論渠道了。
而眼下,關中境內經過叛軍的一番劫掠,再加上幾場大的戰爭,地方動蕩,百姓流離。
如今,關中境內好不容易歸于平靜,而劉儉在這個時候突然要掐斷地方的輿論渠道,關中和司州境內的今文系士族根本沒有足夠的實力反抗。
戰爭拖垮了他們的資源和勢力。
但凡有反抗的,不遵命朝廷命令的,全部由朝廷直接制定嚴格的法律論罪。
當年在河北制定的冀科,經過這么多年來在河北的實施與更改,其律條已經相對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