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儉拱了拱,道“既然如此,那劉某今日就在此細聽太傅詳述當年之事,也讓劉某品評一下太傅年輕時候的英姿。”
董卓隨即開始暢想起了年輕時候的事,他將年輕時候與羌族之間發生的事逐件回憶。
兩個人一爵酒一爵酒的喝著,酒喝的越多,董卓就越興奮,而劉儉對他當年所做的那些事也大概有了一個了解。
通過董卓過往的事跡,劉儉心中也略微明白了與羌族的相處之道。
告辭了董卓之后,劉儉隨即回到了自己的相府。
他找來了他的長史劉艾,讓他將今日董卓給自己講述的事情詳細記下,同時讓劉艾代表自己再去拜訪董卓,查缺補漏詳細的再完善一下董卓今日所說的這些信息。
完成之后,劉儉將這份材料快馬加鞭的給涼州的張飛送了過去。
另外,董卓又讓董旻代表自己親自去了涼州一趟,與當地輔佐張飛的董璜匯合。
他們兩個人代表董卓,將現在漢陽郡本地的三大羌族部落的首領介紹給了張飛。
張飛如今已經是智勇雙全之人,在讀了劉儉給他的材料之后,就明白了劉儉的意圖,他仔細的品讀了董卓當年的事跡,大概明白了董卓之所以在當地深得羌族之心的原因。
最后,在董旻與董璜的介紹下,張飛與漢陽郡本地的羌族首領進行了結交。
正所謂故技重施,張飛覺得自己既然要跟漢陽郡本地的羌族首領結交,那就完全沒有必要搞什么新的花樣出來。
董卓當年所走過的路,還有做過的事,既然已經證明有用,那自己完全可以依照他的套路再次行事。
沒有必要搞那么多的創新。
于是張飛也弄了一頭突然不小心在耕地時候抑郁而亡的牛,在殺掉之后,與三位羌族首領共同分食,他們大快朵頤,大口喝酒,大塊吃肉。
三位羌族首領雖然是第一次與張飛結交,但是他們發現,張飛和當年他們所認識的董卓一樣,都是爽快人啊。
別的不說,聽說漢朝新任的刺史正在本地大興屯田,而張飛所帶領的生產建設兵團也正在半農耕半軍事化的操練。
這耕牛對于他們來說可以說是異常重要的。
可這張飛居然能夠拿耕牛來與他們這幾個剛剛認識的羌族首領一起吃,足見此人是一個性情豪爽之輩。
三個人都非常的感動,在他們三位羌族首領看來,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一頓耕牛宴,但是卻代表了張飛對他們的重視。
張飛是真的拿他們這三位羌族首領當哥們兒了。
一頓飯吃完之后,張飛與他們形同莫逆,雖然認識的時間不長,但大家的關系很是親近。
特別是張飛如此傾心結交,而這些羌族首領對張飛的實力也非常認可。
畢竟他手中有兩萬余精銳部隊,前段時間還剿滅了七家本土羌族的望族,而且就連馬超的部隊也被他一戰打潰了。
羌人們也都是非常尊敬強者的,張飛已經用實力證明了,他就是這片土地上一名新晉的黑馬。
同時,他也用他的行動證明了他并沒有鄙視羌族的心,而且也愿意與羌人平等的結交。
這樣的一個大豪杰,這三位羌族首領怎么可能會不愿意與他攀交情呢
最后,三位羌族首領詢問張飛,他這一次在涼州有什么目地。
張飛告訴三位羌族首領,他來這里就是為了劉丞相治理涼州的,只不過涼州的底子太薄弱了,不好治理。
特別是涼州本地,還有馬騰和韓遂這樣的地頭蛇,總是不斷的給朝廷惹麻煩,所以張飛想要一步一步的入手,他并不著急先對付馬騰和韓遂,他只是希望能夠站穩腳跟后,好好的發展涼州本地的產業,同時帶動羌人,讓他們與自己共同努力共同富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