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baatba諸葛亮,字孔明,瑯琊陽都人。
他于建安二年連續通過鄉試,郡試,州試,皆以第一名的成績出位,成為大漢歷建立科舉制度的歷史上,第一個連中三元者。
也正因為如此,諸葛亮的名字在徐州一下子火了。
徐州的士子圈中,無人不識孔明也。
劉儉在當初離開徐州的時候,雖然如并沒有將諸葛亮托付給劉備,但是他也曾暗中叮囑,要劉備好好的關注諸葛亮的動態和成長。
當然,只要諸葛亮平安就好,不需要劉備出手干預。
劉備這個人還是非常聽話的。
特別是對劉儉的話,他真的非常聽。
劉儉既然讓劉備多關注諸葛亮,那劉備自然是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關注著他。
不過還好,諸葛亮這段時間也一直沒有什么特殊的情況。
他只是在自己的家中安心苦讀,并按照時間報名參加科舉,行為舉止都很規范,一心努力向上。
而除了讀書之外,諸葛亮平日里還跟當地的工匠們與農夫們交流甚多。
相比書本上的東西,諸葛亮對于用實踐來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加重視。
特別是對徐州本地工匠屬的發明創造,諸葛亮非常的感興趣。
河北的龍骨水車已經在徐州大面積的普及,諸葛亮對于這種水車的構造非常的著迷。
他經常站在泗水的支流之邊,看著龍骨水車將河中的水向著田地中灌溉,每每到這個時候,諸葛亮的臉上就會露出了思索與向往之色。
隨后,他也會向當地比較有名、有經驗的農民請教耕種之法。
同時,對于那些在徐州口岸常年出海捕魚之人,諸葛亮也會經常去向他們請教如何觀察氣候,如何觀察天色風向。
而關于大漢朝的各州的地志,諸葛亮也是悉心研究。
他要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在實踐實操這方面,整個大漢朝的學子們可以說,沒有一個人比諸葛亮做的要好。
有了這些積累,再加上科舉考試的欄目現在都是以實務為主。
經文的體量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時事政要以及農耕技術民生等考題,所以積累深厚的諸葛亮最終成為了在徐州連中三元的名人。
這當中并不全是天才使然,更多的是他的努力以及正確的方法。
諸葛亮連中三元,這下子劉備想不注意到他也不行了。
于是,他急忙親自寫書信給了長安的劉儉,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他。
對于劉儉來說,諸葛亮能有這樣的成績,并不出乎他的意料。
為后世人所稱贊的諸葛丞相在徐州拿下幾個第一名,這還不是理所應當的事兒嗎
按道理來說,下一步諸葛亮可以來京中參加殿試,但是殿試的時間應該是在明年初,而且現在朝廷方面正在組織各州安排與南方的袁紹,曹操,袁遺,孫策等人大戰,估計今年的殿試可能就要往后延期一下了。
不過,諸葛亮既然已經連中三元,以他的這份成績,想要在地方任職也完全沒有問題。
在殿試之前,讓他先入仕于徐州,將他的才干和才智發揮一下,同時增加一下諸葛亮本人的執政經驗,這并沒有什么不妥,相反的對他本人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