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出川的兵馬,則主要是分為兩路。
一路由袁遺的親信將領嚴顏率領一萬五千人馬,另外一路則是由張魯的弟弟張衛,率領一萬五千人馬。
袁遺目前重用張魯,是因為張魯所率領的天師教在蜀中的勢力比較大,且信徒很多,張魯的士兵也大多是依附于天師教的教眾,信仰程度很高,戰力故而也比較強。
袁遺在打敗了劉焉的兒子們之后,便開始聯合張魯,雙方一同談判關于如何統治益州,雙方最終達成了以袁遺為主導,張魯為依附的關系。
這一次出兵,張魯的天師教的教徒們也組成一萬五千兵馬,由張魯的弟弟張衛率領,與袁軍共同北上。
這兩支兵馬共計三萬人,他們本以為是能夠很輕松的就殺出秦川,直奔長安,說不定就可以直刺對方的心臟將長安一舉奪下,畢竟現在各地戰事風起,在他們看來,長安方面應該是比較空虛的。
事實上,長安方面確實是比較空虛,但是對付他們這三萬兵還不成為問題的。
劉儉非常有自信。
特別是益州方面的消息比較封鎖,不論是戰術還是戰略都比較滯后,在這個重視情報的年代,益州方面做的非常不好。
益州的三萬兵馬剛剛來到郿縣,劉儉那邊就已經知道了。
他立刻讓華雄為前部先鋒,呂曠呂翔、馬延、張凱等人為后應,率領先部五千人馬,以出其不意的速度向著郿縣飛速前進。
張衛與嚴顏的兵馬剛剛才在郿縣駐扎,還未等緩過氣兒來,驟然殺到的朝廷兵馬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身為川蜀大將的嚴顏,這些年在蜀中不斷的往來征戰,經驗比較豐富,驟然遭到了劉儉前部華雄軍的襲擊,倒也能夠組織起像樣的陣勢進行反抗。
但是天師教的人在應對方面就沒有那么出眾了,雖然他們精神力比較強,但是在戰術和戰略上極度欠缺。
他們兩支兵馬分別駐扎在郿縣的東西兩側。
而華雄主要攻擊的則是天師教那一萬五兵馬,因為華雄的作戰經驗豐富,他也能夠看出嚴顏的軍隊比較難打,于是就先挑軟骨頭啃。
張衛非常的年輕,此番交手,還沒等打了幾個陣仗,就被華雄將分隊割裂成了四塊。
天師教的教眾就算是精神力再怎么強大,再怎么相信他們的教主,但是在華雄猛烈的攻擊下,依舊是不堪一擊。
而在另一邊,被蔣奇、馬延、張凱等人圍攻的嚴顏一眾,雖然能夠勉強防守住對方的襲擊,但是在聽說天師教敗退迅速之后,也不由得軍心大亂,遭到了不小的損失。
而隨后趕來的夏侯蘭率領的精銳也相繼加入了戰場。
對于益州軍來說,這簡直是一場毫無預兆的災難。
而益州軍的反應,早就在劉儉的預料之中。他下令各部將領繼續猛攻益州軍,只要能夠拿下對方主將的首級,便欲以萬金的賞賜。
劉儉在軍事戰爭中從來不打誑語,他說的話都是一個吐沫一個釘兒。
既然劉儉答應給予重賞,那這個重賞回頭必然是可以兌現的。
朝廷軍發揮出了全力,他們鼓足全力對益州軍展開進攻,在氣勢上一度將益州軍壓的死死的。
本章完
atbaatb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