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鄧賢一部潰散,他本人也只能敗退而走,但是這三個人并沒有給他機會,校尉呂曠手下的一隊騎兵縱馬殺到鄧賢的身邊,五根長矛同時刺出,直接將鄧賢扎成了此為,將其甩于馬下。
一時之間,蜀軍連折兩員大將,根本無法與朝廷軍繼續對抗。
川蜀的名將嚴顏見事情已經到了這般地步,知道自己已是無力回天,只能倉皇的率領兵將向后撤退,蜀軍丟盔棄甲,損兵折將,在關中根本無法立足,直接向著益州逃去了。
夏侯蘭飛速的將前線的戰事向后方的劉儉稟報,劉儉并沒有著急,他只是很沉穩的讓華雄和夏侯蘭暫時將兵馬駐扎在郿縣,時刻監管著敵軍的兵馬會不會殺回馬槍。
而他本人則是大張旗鼓的返回了長安,同時將朝廷的兵馬一陣就擊潰蜀軍三萬人的消息向各地發出,大肆宣揚這個捷報。
三萬益州軍剛剛出了秦川,就被朝廷的軍隊一仗打的龜縮回了漢中,再也不能夠起到任何作用,根本無法威脅到朝廷。
這場勝利來得如此之快,而且戰果如此之大,幾乎振奮了各州所有的漢軍將士,朝廷方面的士氣空前高漲。
而距離關中最近的戰場,就是西北方面張飛、呂布、張合、徐榮等人與涼州叛軍作戰的隴西郡。
張飛和劉表這次分工明確,張飛在隴西郡與馬騰和韓遂作戰,劉表在后方為他統統籌糧草,軍械。
涼州生產建設兵團與刺史部的合作,也就是從這一次開始,逐漸形成了默契。
涼州刺史部這一次打仗可是很猛的,馬騰和韓遂在隴西郡剛剛站穩腳跟,張飛和呂布就分別從兩面向他們發動了進攻。
張飛這個人打仗就是以硬碰硬,他絲毫不懼怕涼州軍常年縱橫于野外的士兵,特別是在騎兵方面,涼州軍雖然很厲害,但張飛自信他的河北精銳騎士絕不遜于涼州軍。
幾場大仗打下來,朝廷的軍隊充分的展現出他們的戰斗力。
在將領方面,張飛、呂布、張合、徐榮這四個人都是大漢朝的頂尖將領,不論是武勇還是指揮軍隊的能力,亦或是排兵布陣,甚至是使計謀的手段,都遠遠勝過涼州地方的叛軍。
當然,這也并不是說涼州地方的叛軍沒有人是他們的對手。
像是馬騰和韓遂這兩人用兵的能力就非常厲害,不過,像是侯選、程銀、楊秋這些人的本事就差多了。
他們的兵馬數量也遠沒有韓遂和馬騰多,而且他們也都暗藏著自己的小心思。
所以說,涼州軍的人數雖然很多,但他們的行動沒有統一指揮,最大的障礙只有馬騰和韓遂兩股軍閥,剩下的叛軍雖然明面兒上是聽他們的指揮調動的,但是一到關鍵時刻就容易掉鏈子,而且都會為了自己的一些小事兒,彼此之間斤斤計較,很多軍閥之間并不是很和睦。
劉表手下的功曹姜冏就看透了這一點,于是他讓劉表告知前線的張飛,可以不要著急與這些小股軍閥作戰,主要是擋住韓遂和馬騰,至于其他的這些小軍閥,就可以利用利益和各方面的誘惑來使他們背叛韓遂。
張飛得到了劉表的告知后,覺得劉表這個人還是非常有本事的,他能想到這一點很了不起。
眼下想辦法離間叛軍,使他們彼此攻伐,比強行跟他們作戰要好得多。
在制定了合適的計劃之后,張飛一邊與韓遂與馬騰對峙,一邊派人暗中去拜訪程銀、楊秋、侯選、李堪等諸路涼州叛軍。
用朝廷的官職,還有財貨、糧食等物資來引誘他們,希望能夠跟他們達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