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就是張飛現在代表劉儉來招安他們。
畢竟這些涼州軍閥的構成很雜,有漢人豪強,有漢人士族,還有羌族部落豪帥等等,情況復雜的很。
要是把這些人都當成敵人來打,那張飛最后可有事兒做了。
馬騰和韓遂號稱三十萬叛軍,但是依照張飛的估計馬騰和韓遂所率領的本部主要戰力也就是在八萬左右。
且不管這些叛軍的人數到底是馬騰韓遂虛報,還是他們確實有這么多兵馬,現在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們的糧草都是從哪里來呢
根據張飛的分析,他的涼州生產建設兵團后面有朝廷的補給,有劉表協助屯田,還有這些生產建設兵團自行耕種,如此才使得涼州生產建設兵團的兵將在涼州東部站穩了腳跟,能夠不愁后方的糧草供應。
馬騰和韓遂雖然是本州的人,但是涼州這個地方相對起來還是很貧瘠的。
他們這么多的軍隊靠什么來供養
仔細想了一想,張飛還是覺得北地郡、武威郡、金城郡、張掖郡、酒泉郡這些地方。有許多當地的豪強在暗中支持他們,不然的話,馬騰和韓遂是不可能供養這么多的軍隊的。
而涼州西部,漢人豪強的支持,對于馬騰和韓遂來說是最為重要的,別看涼州這個地方的羌族很多,但是能夠真正掌握話語權的,還得是漢族豪強。
能夠引導各郡羌族部落與張飛抗衡的還得是漢族豪右,同時,想要緊守他們自身利益的人,也是漢族豪右。
當然,所謂的地方豪右支持,也得要看分給誰。
畢竟,涼州是個窮困的地方,地方豪右的財貨與糧食相比于中原諸豪,也是相差甚多。
所以他們不可能大面積的供養叛軍,只能挑選一些重點的叛軍進行供給,比如說馬騰和韓遂。
至于說,段煨,候選,程銀,李堪,楊秋,馬玩這些二流叛軍貨色,也就是跟在馬騰和韓遂身后撿一口剩飯吃。
說實話,涼州豪強給的具體好處,跟他們并沒有太多的關系。
沒辦法,蛋糕就那么大,誰拳頭硬,誰吃的多
所以說,張飛在這個時候派人對小股軍閥進行招撫,并許諾以重利,對于這些跟隨馬騰和韓遂的叛軍來說是極具有誘惑力的。
畢竟涼州的這些賊寇都是一些窮賊呀。
張飛派出的使者很快就開始與那些小股部隊溝通,其中有李堪、侯選、楊秋、程銀四個人對于張飛的提議非常感興趣。
其他賊寇雖然沒有直接同意張飛的意見,但是也并沒有把這件事告知馬騰和韓遂。
這些賊寇也不是傻,他們看到張飛的軍隊已經在涼州站住了腳,直到馬騰和韓遂這些為首的叛軍,恐怕以后無法在涼州順風順水的過活了,萬一張飛以后真的攻入涼州西部,朝廷方面徹底掌控了涼州,那他們現在將張飛的消息出賣給馬騰和韓遂,以后朝廷找他們翻舊賬,他們可就一點回旋的機會可就沒有了。
但是大部分的叛賊首領還是想觀望,并不想立刻脫離馬騰和韓遂的麾下,所以他們對于張飛的招攬既沒有應承,同時也沒有反對,只是一致性的保持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