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愿與公同生共死,絕無反復之心也”
“愿與使君共存亡”
看著大堂中的眾人都表示愿意與他同生共死,袁紹的心中開始安定下來。
守城即守人心,只要南陽郡的諸望能夠與他同心同德,那么面對勢大的朝廷軍馬,他袁本初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畢竟,袁家四世三公之門,在士林中的根基還是異常雄厚的。
在知道人心可用后,袁紹再次看向大堂中的眾人言道“諸公若愿與吾生死同路,那吾今日便安排諸公與我同與劉賊相抗”
“前番北伐,損兵折將,如今要從南方調遣兵馬,一時間難以抽調許多,然郡中糧草、軍械俱不缺,只要有人,那諸公就可與我共堅守”
在袁紹這么說之后,大堂中的眾人紛紛對著袁紹下拜,表示服從愿意袁紹的命令。
見已經初步統一城內諸族的意見,袁紹當即開始有條不紊的發布起命令。
“目前南陽郡的兵馬尚可籌集三萬余眾,汝南郡亦可籌集兩萬余,潁川可調遣一萬人至”
“然諸公若是各家皆愿意獻出兩千的徒戶助戰,那么想來又可籌集數萬眾,如此南陽郡可守也”
袁紹這番話說完,諸將諸官吏倒是沒什么意見。
關鍵問題,還是在那些望族和豪強身上
一下子讓他們每家每戶出兩千的徒戶助陣,說實話,還是挺讓他們心疼的。
畢竟,袁紹向他們索要的徒戶,可不是那些簡簡單單的壯丁,而是他們為了自己家族的安全,而精心操練的“私兵”
這些私兵,可都是他們花了大價錢,大本錢來養的,一個私兵的價值對于他們來說,頂的上十個普通的徒戶。
眼看著這些人有些猶豫,袁紹也不著急催促。
他知道,望族豪強這種生物,本質上最是自私自利,而且還都是亂世墻頭草。
不過好在他們的根本利益與自己一致,對于劉儉的新政比較反感,如此才能將他們綁縛在一輛戰車上。
袁紹知道,最終他們每個人還是會出這兩千私兵的。
而現在,對于袁紹本人的關鍵問題不是這兩千私兵,而是這兩千私兵一旦出了,就等于斷了這些豪族的退路。
至少等同于強迫他們站隊了。
這些豪族大戶的勢力又在南陽郡根深蒂固,若不得到他們的支持,袁紹后續就無法成功動員起南陽郡的百萬黎庶。
最重要的是,若是不得到這些豪族大戶的全力支持,那么大戰一開,難保這些墻頭草不會在城內引發動亂。
那樣的話,無疑是將他袁家陷入絕境之中。
所以袁紹才特地召集城中的豪族大戶,或許他不能得到城內豪族大戶的真心支持,但只要他們能表面服從亦可以。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只見場中大多數望族領袖都在那里皺眉頭。
私兵可是他們的心肝寶貝,亦是守護他們財產的重要武器,說句實話,比他們的女人還重要。
現在袁紹卻要打他們的主意,這肯定讓這些豪族大戶感到不滿。
但是沒有人想做出頭鳥,加上與袁家多年來的利益糾葛,讓這些人不得不遵從。
所以哪怕心中有著不滿,廳中的望族大戶亦只能老實接受袁紹的安排。
他們愿意每家出這兩千徒戶。
在城中的豪族大戶表示接受安排之后,袁紹讓他們趕緊回家中征召私兵,聽候調用。
在袁紹的命令之下,大堂中的豪族大戶都紛紛離去。
等大堂中的大戶都離開后,逄紀走上前來對袁紹道
“主公,有些人,不可盡信也。”
對于這點,袁紹心知肚明。
但現在形勢危急,袁紹亦不得不為之。
況且袁紹相信,他們終歸是有著共同的利益。
“元圖,火速傳令,待兵馬征調好了之后,讓他們陸續前往魯陽,援助高干務必擊退劉儉當然,若是能夠殺了劉儉,或是生擒他,那就最好不過了。”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