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走守不住了”東陽聚的袁軍高呼。
下午的風拂過城頭,城墻外,螻蟻般密密麻麻的軍隊還在攀爬,洶涌上來
劉儉的兵馬按照賈詡的吩咐,分兵去南方攻打以育陽為中心點的各處南面要道以及大縣的附屬戰略聚點,但是宛城這邊,他也是一點沒有放松。
趙云再攻宛城
經過了前幾番的試探,趙云探出宛城是經過袁紹多年的修葺,城高池深,根本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攻擊的下的。
袁紹最近幾日身體不適,就將宛城的守備交給他的次子袁熙。
袁熙聽說敵軍直攻宛城,登時慌了手腳,下令士兵登城備戰,同時暗中派人一把火燒了宛城周圍三十里之內的鄉村,實施堅壁清野,同時命駐守在南陽附近山中大營的李通率兵出戰。
李通在山中,本想以不變應萬變,想不到袁熙會做出這樣激烈的舉動來,在他想來,趙云幾番攻城不下,此番能有多大作為沉著應戰,以不變應萬變足矣。
可是軍令如山,不得不進。
等他氣喘吁吁率兵來到宛城的時侯,趙云軍早就已經退了,如此反倒是暴露了自己這一軍的位置,如今想要撤回去再當暗兵,只怕也是不可能了。
袁熙不以為自己所做失策,自以為功,一面報信給袁紹為自己請功,說自己又打退了趙云,一面下令李通率兵在附近行使游走策略。
李通也是善于用兵之人,這游走戰略,他也算是玩的精通,于是他就開始率領本部人馬,在附近騷擾劉儉的主力軍,以及他的分支軍和糧道。
李通熟悉南陽地形,趙云派人在南陽郡搜索,李通半個月不與對方接戰,只是不住的逃走。
雙方貓抓老鼠的游戲連玩兒了半個多月,趙云一面攻打城池,一面暗中搜索李通的行跡,但就是找不到對方的行跡。
針對此事,趙云找劉儉商議。
李通一軍雖然不是大患,但總是在附近游走,也頗為牽扯精力,得想辦法除之,于是劉儉給趙云想了一個辦法。
次日,朝廷的軍營中傳出消息,宛城久攻不下,李無法剿滅,劉儉顏面受損,不由大怒,把趙云叫來痛罵了一頓,說他實是無能。
說如果他再抓不到李通,拿下不宛城,就要治他的罪。
趙云又羞又怒,只得又去追敵。
消息很快在南陽郡傳遞,李通對于這個消息的內容,既信,同時又不信。
畢竟趙云是劉儉的大將,劉儉斥責他有可能,但是治他的罪,想來應該只是嚇唬嚇唬而已。
不過,這件事卻使李通對趙云的戰力放松了警惕,覺得趙云雖然聲名顯赫,但論起詭狡之道,卻遠遠及不上自己。
這件事多少激起了李通的驕縱之心,讓他有些許得意忘形了。
接下來,趙云開始大面積的派人追查李通,但效果甚微。
李通認識到這一點之后,他就做了一個讓他后悔一生的決定。
他覺得他可以去試試劫持劉儉的糧道。
在南陽郡游蕩了這么長時間,對于劉儉軍運糧的分布路線規模等,李通也摸了個八九不離十。
其中一路從司州來的運糧隊,不論是人數,時間,規模都相對固定,李通覺得他襲擊這支糧隊的成功性比較大。
哪里知道,這就是趙云的驕敵之計。
幾次小規模交手之后,讓李通信心倍增。
先前他不敢襲擊劉儉的糧隊,但是現在他有膽了。
只要他有膽,這對趙云來說就是好事。
李通親自帶隊來伏擊司州的糧隊,可哪里知道,趙云已經提前到達該伏擊地,并做好了準備。
而且為了保證萬無一失,趙云這次是親自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