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郡的基層官員,大部分既然都是從寒門和普通豪強群體中抽調的,那劉冀和袁寵自然就是按照劉儉的話,結交下了寒門之心,而三郡的寒門多少年來看著這些士族擋在他們的頭頂上,心中早就已經生出了憤懣之情,彼此對抗情緒積累。
而如今,朝廷給了他們一個往上爬的機會,一個重新分配三郡利益鏈條的機會,他們又怎么可能不去抓住呢
于是乎,通過人事任命還有三郡的新政實施,三郡的形勢分成了變成了以劉冀和袁寵為首,帶領寒門與中等豪強與當地的士族和望族圍繞著新政的實施進行對抗
劉冀和袁寵所做的事,全部都在劉儉的監督之下,他對兩個孩子的作為很是滿意。
現在,劉儉可以拍著胸脯說上一句虎父無犬子
他并不著急親自出面去支持兩個孩子,而是放手將整頓三郡的事務交給他們打理。
而劉儉則是一門心思的在三郡安排軍事以及各項產業。
三郡雖然這些年在袁紹的手中,發展遠遠不及河北,但是這畢竟曾經是大漢朝的文化中心以及經濟中心,底子還是非常雄厚的,特別是南陽郡的冶煉業和手工業可謂舉國聞名。
于是,劉儉派人通知長安的商務署以及技術署,開始在南陽郡等三郡改革學校,設立荊州州立大學和豫州州立大學,并將冶煉,兵械,種植,農耕等在北方已經成了體系的科目,納入到豫州等地的學習科目之中,一則來擴大技術性的人才儲備,二則也能夠使南陽郡的技術與北方有所交流,以求達到最快的進步速度。
另外,劉儉并未著急將兵馬帶回關中或是河北,而是令他手下的將士們就地駐扎于南陽郡。
他這樣做的好處是,一則可以對當地的士族以及望族形成震懾,從側面幫助劉冀和袁寵在三郡施展新政,二則也是要對袁紹形成震懾。
畢竟現在的袁紹還是挺虛弱的,劉儉覺得乘他病要他命,是自己眼下最好的選擇。
當得知了劉儉讓劉冀和袁寵在南陽郡做的這些事,袁紹的病情直接又嚴重了幾分。
別的倒也是罷了。
那個袁寵,居然也出仕了
按照袁紹的設想,劉儉撫養袁寵,終究也不過是為了能夠對付汝南袁氏,他對袁寵并沒有什么真感情,表面上是撫養他兄長袁基的遺孤,但實則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已。
但如今看這個情況,袁紹發現他似乎是想錯了
劉儉這是真把袁寵當親兒子撫養了
而且,讓袁基的兒子,在汝南郡實施新政,這是什么意思
這擺明了就是要拆汝南袁氏的臺啊。
汝南袁氏的顏面這些年來可以說是讓劉儉給打落到了谷底。
但是他依舊不夠,他這還要挖掘汝南袁氏的根啊
得知了消息之后,袁紹一陣劇烈的咳嗽之后,吐了一口血,當場就暈厥過去,讓屬下們手忙腳亂了好一陣子。
好不容易醒過來,袁紹卻無法從病床上站起來,無法處理政務,病勢不見好轉,很多名醫來醫治過后,袁紹的身體才有了些許的好轉。
袁紹一度十分的生氣,并且憤怒的拍桌子說要與劉儉死戰到底,并且要立刻發兵北伐。
但是在他的憤怒沒有得到任何人的附和的情況之下,就有點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