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儉手下的將領們,針對黃蓋投降這件事上,各舒己見,他們有人的覺得黃蓋的投降是發自內心的,有的覺得這件事或許不太可信,還需仔細斟酌。
但除了以張飛為首的幾個戰將外,大部分的將領都覺得黃蓋沒有理由詐降,除了己方的勢力強大這個原因外,他們也實在想不出黃蓋就算是用苦肉計和詐降計后,會用什么辦法來擊破己方的大軍
劉儉一直沒有說話,他只是靜聽手下這些人的意見。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
就連韓遂的女婿閻行,也站出來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丞相,末將以自身的情況考慮,覺得黃蓋確實沒有必要欺騙我們”
“說實話,當初末將在涼州韓將軍麾下之時,面對張大都護的精兵強將,還有朝廷方面的威壓,也著實是心生懼意,對自己的未來感覺沒有任何希望”
“直到岳父帶著我等歸順到了丞相的麾下,我等涼州將士方才覺得有了前途,心胸也一下子開闊起來了”
聽閻行說這話,劉儉隨即點了點頭。
不錯,以己方如今的聲勢而言,征討這些勢力,他們心中也確實是如此作想。
若是換成四世三公的袁紹,其號召力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安定手下人心,而以常理角度來說,孫策這樣的人物根本沒有能力來凝聚手下的人心。
沒有足夠的勢力,出身也并不出彩。
沒辦,這就是現實。
劉儉并不著急,他挨個看著在場的這些人,說道“你們有什么想法,都說說,咱們一起探討暢所欲言”
劉儉之所以讓所有的人都說話,也是為了能夠廣開諸將的言路,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不讓他們成為自己思想上的附庸。
大漢朝的勢力若要達到鼎盛,除了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也一定要有雄厚的軍事實力。
而培養諸多可用的文武雙全的戰將,也是在為大漢朝積累資源。
今日,讓所有的將領都發表意見,讓他們都參與進來,讓他們集思廣益,為今后他們的成長開一個好頭,這才是劉儉最想要的。
眾人再次紛紛各抒己見,不過依照劉儉看來,大部分人都覺得黃蓋乃是真心歸順
最終,劉儉將目光落在了一名涼州校尉的身上。
此人其實一直以來,都是劉儉比較注意的人。
不過,這個人相比于其他歸順的涼州戰將,卻非常的謹慎,平日里寡言少語,也不在劉儉的面前過于表現。
這個人叫做龐德,乃是馬騰麾下的青年勇將,在涼州叛軍之中,昔日也算是聲威赫赫的人,自少年起,就跟隨在馬騰的身邊。
待帳內諸將都發表完了自己的意見之后,龐德竟然也沒有出聲。
劉儉伸手指了指龐德,說道“令明啊”
龐德起初還有點不太習慣,他沒有想到劉儉居然一下子就叫出了自己的表字,因而好半天才反應過來。
“末吏,末吏在”
“令明啊,諸將皆有所言,唯有你躲在一旁,一言不發,是何道理”
龐德急忙來到帥帳正中,拱手行軍禮道“末吏乃是邊郡鄙陋之人,不善謀略,黃蓋歸順是真心還是假意,末吏委實是猜不出來的。”
劉儉哈哈大笑,道“令明過謙了”
“某適才已經說過,今日所議之事,眾人皆可言,各抒己見,就是說錯了也不怪罪,真降假降,就是找個伍長什長,也能當著某的面說道說道,更何況,你也是從征多年的戰將,不必顧忌身份,大可直言”